首页

女王圣水奴

时间:2024-05-03 12:26:04 作者:【风起黄埔】后人忆赵尚志:黄埔军事理论为他东北抗日打好基础 浏览量:43543

  中新网哈尔滨5月2日电 题:后人忆赵尚志:黄埔军事理论为他东北抗日打好基础

  作者 姜辉 刘璐

  “黄埔军校虽然已经百年,但是它的精神却一直没有消散,我们还应该沿着黄埔精神去爱国、爱人民、团结、负责、奋斗,为我们未来美好的生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5月的哈尔滨春意盎然,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黄埔后人赵战利像往年一样来到哈尔滨尚志公园祭奠抗日英雄赵尚志。

赵战利回忆叔叔赵尚志在黄埔军校的求学经历。 刘璐 摄

  1946年出生的赵战利是赵尚志的侄女,她的父亲叫赵尚朴,是赵尚志的哥哥。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这是日军对赵尚志的评价。赵尚志1908年出生于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11岁时随家人迁往哈尔滨,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最早加入抗日斗争的共产党人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与杨靖宇、冯仲云等同志组织、领导东北人民开展了大规模、持久的抗日运动,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赵战利拿着照片回忆叔叔赵尚志的抗战事迹。 刘璐 摄

  “我叔叔赵尚志是1925年夏,还不到17周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候有一个杂志叫《黄埔潮》,叔叔看过这个。因为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那时候不管是国民党、共产党都是要反帝,都是属于爱国的一种行动,就是想要改变中国的现状,所以就让叔叔去黄埔(军校)学习。”据赵战利介绍,1925年年末,刚入党不久的赵尚志经过党组织批准前往广州黄埔军校学习,然而他的求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赵战利(前排左七)到哈尔滨尚志公园祭奠叔叔赵尚志。 受访者供图

  “那个时候的交通非常不便,从东北到黄埔(军校)有3000多公里。他们赶到黄埔(军校)的时候已经是11月末了,招生期已经过了,叔叔就去磨。叔叔说‘让我在这摇铃,给你们打水,就是干点什么杂活都行,只要不让我回去就行’。”赵战利说,赵尚志经过积极争取,被允许补考,最终通过考试,被编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大队第三中队学习。在校期间,赵尚志刻苦训练、不甘人后,赢得了教官和同学们的称赞。

  1926年夏,根据东北革命斗争需要,赵尚志提前结束学业,被党组织派遣回东北。尽管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时间很短,但赵尚志在这里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军事理论功底,这为他后来驰骋东北抗日疆场、屡获奇胜奠定了基础。

  “(叔叔)在黄埔军校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在抗联的时候,他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还建立了后方医院,还有缝纫厂、被服厂,就是在黄埔学到的这些知识,他以后在抗日过程中都得到了实践。”赵战利说。

  作为东北游击战的代表人物,赵尚志亲自指挥过“肖田地突围”“冰趟子大捷”等多个东北抗联史乃至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斗,他曾发出誓言:“我就是死也要死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在赵尚志的影响下,他的兄妹5人先后加入了抗日队伍。

  “我退休之后参加了抗联老战士,曾经是我叔叔战友李敏阿姨组织的抗联精神宣传队,通过重走抗联路,了解更多包含赵尚志在内的抗联事迹。”赵战利说,每年清明,赵尚志诞辰、牺牲日,她都会去哈尔滨尚志公园祭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上合组织秘书处举办纳乌鲁斯节招待会

“新增加的4种全部为鸟类,其中包括由野生动物爱好者在野外观测时发现的黑冠鹃隼、鹊鸲、红头长尾山雀,以及按照最新分类方法确认的中杜鹃。这些鸟类经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专家鉴定后确认为北京新增加物种。自2021年发布新名录以来,共增加了16种野生动物,这些新增物种的发现,表明北京市的野生动物资源日趋丰富。”上述负责人说。

采访中国全国两会的外国记者——“把中国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韩帅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为了让人才留得住,产业发展得好,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推出了10项人才方案,便利人才落户、就医和子女教育等。同时,宝坻区还为科技城建设了上百套可以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

【新春纪事】海口换花节“灯光百米长龙” 欢乐闹元宵

“清扫钳一把、尖嘴钳一把、水平尺一把、300毫米活动扳手一把……”十月的第一天,苏凯龙布置完当天的工作任务后,便来到了工具间,核对应急抢修工具和材料。“一旦突发应急情况,应急工具包就尤为重要,节前我们已经组织过清点和准备,但我还是想自己核对一遍。”作为工区工长,苏凯龙面对重要的工作时总要自己过一遍才放心。

民航局:2023年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有38个

诺尔指出:“当时的澳大利亚代表队只有5名成员,其中包括1名领队、1名教练员,以及3名运动员。我和保罗是那个团队的一部分。”他向记者展示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回忆起他们年轻时与中国领导人会面的难忘瞬间。

中阿专家:文明交流是贯穿中阿友好合作的一条主线

从“做了什么”直接转变为“做成了什么”——果洛州玛沁县人民医院院长、上海援青专家朱鑫璞说,想让当地民众真切感受到通过“组团式”帮扶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