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免费美脚专区

时间:2024-05-06 00:25:11 作者:滇越铁路主题摄影展在昆明展出 增进中法民间文化交流 浏览量:24648

  中新网昆明5月5日电 (时文枝)“这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那时来这里做生意的外国人很多,每天人来人往。”5日,看着“延伸的遗产:云上米轨滇越铁路”摄影展中的碧色寨站,71岁的王淑芬老人甚是感慨。

  近日,由从事中法摄影交流近十年的中国摄影师郑小序策展的“延伸的遗产:云上米轨滇越铁路”摄影展在“春城”昆明南市区商业中心开展,以滇越铁路为纽带的中法文化交流受到昆明市民游客关注。展览将持续至5月31日。

图为市民观展现场。中新网记者 刘冉阳 摄

  由中法两国共同建设的滇越铁路拥有百年历史,全长850余公里,连接中国昆明和越南海防港。作为当时云南主要运输“大动脉”和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滇越铁路见证着云南的对外开放和发展变迁。

  作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的特别呈现,对于郑小序而言,滇越铁路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一条纽带,也是由她创办成立的“中法摄影之家”一直以来关注的文化主题。

  该展集中展出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GIS应用专家郑溪,对滇越铁路沿线地理地形的调研观察结果和摄影作品,从铁路滇段39个现存法国建造车站影像中挑选出32个至今还有人类活动的站点影像及四座桥的今昔影像对比。

  郑溪介绍,该展以地形学思维出发,通过航拍摄影方式,记录滇越铁路站点在现实地形环境中的状态,展示滇越铁路云南段与地形环境“山、坝、河、谷”融合而生的内在逻辑,并呈现出滇越铁路在百年历史进程中,持续涌现的人为力量。“展览透过地形学新视角,希望引发更多人对滇越铁路的关注。”他说。

  “作为GIS应用专家,在郑溪的专业领域里,利用摄影作为记录手段是摄影在跨学科应用上的一次实践,这很有意思。”郑小序说。

图为Sylvia Meister夫妇与策展人郑小序(中)在展览现场合影。受访者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展出滇越铁路工程施工图纸和手绘草稿。据介绍,展览期间,修建滇越铁路人字桥的工程师Otto Meister的曾孙女Sylvia Meister曾受邀来现场。当看到曾祖父的手迹后,Sylvia Meister表示希望能把当时曾祖父在修建铁路期间写给家人和同事的500多封信件翻译出书。

  现场,展览的落地不仅把中法文化交流带入市民日常,还让市民游客通过作品更深地了解滇越铁路的历史及价值。“通过一张张图片,我们不难想象彼时数以万计的工人、工程师在修建铁路时的艰辛。”昆明市民王兴说,“当然,我们也能感受到铁路的开通给云南带来的变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质生产力在中国丨火箭动力、卫星载荷、测控……西安打造国际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要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积极总结提升专题询问的实践经验,改进审议意见的形成与反馈机制,组合运用满意度测评,强化监督的刚性和韧性,逐步完善监督闭环工作机制。(完)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措施》明确将落实国家、自治区各类惠企暖企政策,促进餐饮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规范涉餐饮经营主体供水供电供气收费,公用企业应当为符合条件的餐饮经营主体单独安装供水供电供气等计费设施设备,严禁对计量装置强制检定收费。规范对餐饮经营主体油烟改造等设施设备收费。严肃查处餐饮领域以安装设备、开展认证认定、购买指定保险等名义开展的各类涉企乱收费行为,不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首只在俄出生大熊猫“喀秋莎”体重已达20公斤

银川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科长苏楠对当年的场景记忆犹新。“最严重的时候,地表矿坑平均深度达40米,土地损毁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矿区土石大面积裸露,现场满目疮痍。”苏楠说。

中老铁路“澜湄快线”货物列车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

杭州3月28日电 (王逸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各地的共同主题。于新经济领域表现抢眼的杭州,如何进一步实现生产力“更新”?透过今年以来该市的一系列动作,便能初见端倪。

“关键时刻,中国女篮从来没有掉过链子”

统筹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塑造乡村文化新业态。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我国各地拥有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田园风貌、民俗、手工技艺等资源,使广大乡村具备形成人文和自然有机融入良性循环系统的环境和条件。深厚的人文资源为乡村提供了永续前进的不竭动力,良好的自然资源为乡村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极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统筹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释放乡村文化魅力,首先要夯实乡村发展的绿色根基,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相结合,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在乡村实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培养人才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其次,探索农旅融合、电商转型等路径,打造品牌效应,努力形成规模化、智能化的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提升整体竞争力。另外,在洞悉乡村生态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发掘更多功能价值,丰富乡村业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