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國産劇情調教系列

时间:2024-05-06 02:34:45 作者:黄埔“廖氏三兄弟”后人:父辈保家卫国 坚定信仰不做亡国奴 浏览量:49978

  中新网合肥5月4日电 题:黄埔“廖氏三兄弟”后人:父辈保家卫国 坚定信仰不做亡国奴

  作者 张俊 赵强 储玮玮

  在安徽省淮南市安成镇廖家湾村,这里走出了37位黄埔军校毕业生,其中的杰出代表廖运泽、廖运昇、廖运周,也被后人称为“廖家三兄弟”。近日,中新社记者专访“廖氏三兄弟”后人、廖运昇女儿廖光凤,聆听先辈们为家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奋斗一生的故事。

  廖光凤1933年出生于淮南廖家湾,今年91岁高龄的她,曾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文史研究者,她曾访问50余名历史亲历者,并编纂了《淮上起义军专辑》《淮上廖氏三兄弟》等专著和论文。

廖光凤展示廖氏三兄弟合影资料。赵强 摄

  廖光凤介绍,她的叔父廖运泽是黄埔一期,父亲廖运昇是黄埔四期,叔父廖运周是黄埔五期。回忆起家族中黄埔军校毕业生的故事,她说:“廖湾村过去一直有投身革命的爱国传统,受此影响,当时家乡许多人都报名黄埔军校,投入到保家卫国的道路上。”

  从军校毕业后,廖氏三兄弟在北伐战争中并肩作战。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廖氏兄弟领兵出阵,英勇抗敌。廖光凤介绍,当时父亲廖运昇率部队在皖中、皖南与日军作战。廖运泽转战于鲁、豫等省,参加了台儿庄会战,并在皖北成功反击日军的多次扫荡,极大增强了民众的抗日信心。

  “抗战时期,我叔父和父亲多次在战场上受伤,父亲廖运昇受伤以后,我们家里摆了灵堂,都以为他牺牲了。”廖光凤介绍,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廖家湾村牺牲了近40人,其中被追认为烈士的12人。

  在“廖家三兄弟”中,廖运周将军可谓是最传奇的一位人物。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兵运,掩护同志,传递情报。廖光凤介绍,在抗日战争中,廖运周几乎参加了所有大战役,英勇抗敌,屡受嘉奖。在台儿庄会战中,廖运周指挥炮击摧毁日军20余辆坦克和战车,数10辆载重汽车,歼灭数百名日军,而自己却无一名士兵伤亡。

  廖光凤曾问过叔父廖运周:“抗日战争期间,你多次负伤,从战场上抬下来,后来是怎么坚持下来继续战斗的?”廖运周坚定地告诉她:“这是个信仰问题,为救国家,不能当亡国奴。”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黄埔军校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廖家人。廖光凤说,她的父辈们严于律己,不贪图个人利益,始终坚守着黄埔精神,并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廖光凤说:“家乡的这些黄埔毕业生,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没有买一分田,没有盖一间房,没有人发大财,没有人贪污盗窃。”

  “廖氏三兄弟”的坚定信仰,不仅支撑着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到底,也深深影响了家族和周围的人。廖光凤经常联系台湾的亲戚们,向他们介绍大陆科技成果,分享中国传统戏曲和音乐。廖光凤说:“我们要发扬黄埔精神,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爱国志士,不分男女,不分地区,不管内外,大家团结一起。”

  “我们也要教育下一代,要教育他们继续发扬黄埔精神。”廖光凤表示,先辈们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启迪,激励着每一个人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如今,为了纪念这些英雄,廖家湾村建立了廖家湾革命纪念馆,以教育后人继续发扬黄埔精神,传承英雄们的光辉事迹。(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力抢抓工期 我国四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复工

北京和广东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着眼发力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久久为功;浙江以“大人才观”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重庆提出,要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十二部门:到2030年实现省级青训中心全覆盖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听力中心盛海斌博士接受采访时直言,经常出现短暂性耳鸣者应引起注意,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他解释,可以把耳部的血管看做脑血管的末梢,耳部血管很细,当睡眠不足、熬夜、压力过大时,血管收缩,耳内血供不足损伤听觉细胞就会产生耳鸣。此时,患者要注意休息,缓解疲劳和压力。盛海斌还说,神经性耳鸣并非无药可医,经过系统治疗可以改善甚至消失,至少使其不影响生活。

首届中塞文化交流论坛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中国和沙特地处亚洲东西两端,山海阻隔,因丝绸之路两国相知相交,书写了东西交融、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古雷海域正处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洋航线和东洋航线的交汇处,丝路繁华,千年不息,留下了灿若繁星的交流篇章。

福建省最大硫酸铵集散基地迎来“开门红”

有记者提问:发言人刚刚发布了朔尔茨总理将访华的消息。能否介绍朔尔茨总理此访有关安排?中方如何评价当前中德关系?对此访有何期待?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五年间进出口额达37.34万亿元

如何平衡降碳与增效是各行业面临的重要难题。在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看来,加快数字转型则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把“金钥匙”。近年来,伊利在全链条数字转型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和实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