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沈阳冥妃的视频

时间:2024-05-05 04:23:19 作者:千锤百炼 福建宁德手艺人用心传递畲族银器之美 浏览量:48267

  中新网宁德5月2日电 (黄子煖)福建省宁德市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迄今保留着浓郁的畲族风情。银器雕刻是畲族重要传统工艺之一。

林陵祥向记者介绍银器成品。黄子煖 摄

  走进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的林陵祥工作室,银壶作品琳琅满目。“经历数千、上万次的锻打,以及多道工序共同加工,才能制作一件堪称完美的银器。”林陵祥告诉记者,他最擅长制作的银器是白银茶壶,在继承畲族银器锻制的基础上,兼之多种工艺技法,手工敲打锤制、精雕细刻,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不能疏忽大意。

  “这是一个不断拜师学习、不断实践摸索的过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的林氏家族第七代传人,已过不惑之年的林陵祥回忆起自己30多年的创业成长史,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年少时背井离乡拜师学艺的经历给了林陵祥相当丰富的制作银饰经验,为学习银器制作的不同技艺,他曾前往西藏,住在藏族匠人家中。

“盈盛号”所制作的“金银错”银壶。黄子煖 摄

  林陵祥逐渐掌握了锻制银壶的各种复杂技艺,其中最特别的当属“金银错”手艺。“金银错”源于商周时期,原是用在青铜器上,在林陵祥的钻研下,得以在白银茶壶上展露一二。2016年,凭借着“金银错”工艺,林陵祥获得第十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工艺精品奖”金奖,还得到了“‘金银错’银壶第一人”的名号。

  此后,寿山石雕刻、景德镇瓷器和福州漆器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都成了他的灵感来源,林陵祥采百家之长,将吸收的一切融于创作,形成独属于自身的风格。“我始终致力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品牌,把属于中国人的银壶制作技艺打出名声。”林陵祥说。

林陵祥(左)指导制作银器。黄子煖 摄

  现如今,林陵祥与兄弟林贤学共同创立的“盈盛号”公司业务已覆盖福建省并持续向外扩展,成为闽东银饰品加工业规模企业,并于2009年9月份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期间福建省首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事业取得发展的同时,林陵祥心里最惦念的还是传统手艺的继承。为培养传承人,他在企业内设立“畲族工艺培训基金”,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及就业机会。“希望未来可以吸纳更多的徒弟,做出更好的作品,把这门非遗技艺一代代地传下去,让畲族银器制作技法能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林陵祥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珠江流域1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启动双应急响应

当地时间4日,巴勒斯坦卫生部长马伊·凯拉称,此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150名医务人员死亡,27辆救护车被毁,另有16家医院和32家诊所由于以军的持续轰炸和缺乏燃料被迫停止服务。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春日江湖更AI意

他历任阿克苏地区供销社党委副书记、主任,阿瓦提县委书记,阿克苏地区行署党组成员、副专员,阿克苏地委委员、行署党组成员、阿克苏市委书记,阿克苏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阿克苏地委副书记等职。

到1956年底,新中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始终秉持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慎重缓进”原则,条件不成熟,不进行改革;一个条件成熟了,其他条件不成熟,也不进行重大的改革。在这种思路下,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有藏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逐步推进社会改革,并于1958年基本完成,最广大人民翻身得解放,最终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社会经济也迅速得到发展。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句容!

“最明显的就是春节假期和清明假期,春节假期单日旅客流量突破4000人次,创2023年1月复航以来新高。”厦门边检总站有关负责人介绍,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因其路程短、班次多、性价比高等因素,成为众多台胞返乡团聚、祭祖的首选。今年第一季度,福建边检机关累计查验两岸往来旅客近45万人次,同比增长近3.3倍。其中,查验两岸空中直航客机1100余架次、旅客15.6万余人次,查验两岸“小三通”客轮1800余艘次、旅客29.4万余人次。

“包邮”致新疆快递量突增 市民纷纷点赞

兰州2月26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26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为强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的人才支撑,甘肃官方九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出台15条“硬核”措施,大力支持世界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敦煌研究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