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傲柔天下女王调教

时间:2024-05-06 01:28:00 作者:CGTN民调丨八成法国受访者称赞中国影响力 浏览量:85343

  在习近平主席即将开启对法国的国事访问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通过新时代国际传播研究院,面向1513位法国受访者发布的问卷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有影响力的大国,70.3%的受访者表示中国是一个成功的国家。

  中国成就获赞赏 合作前景被看好

  中国发展,世界机遇。调查发现,法国受访者高度肯定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就。其中,91.5%的受访者称赞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这一问题在18至24岁受访者中的占比达到95.9%,在高收入受访者中占比更是高达97.2%。此外,89.8%的受访者还称赞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72.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另有88.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科技实力强劲,这一问题在45至54岁、55岁以上年龄段受访者中的占比分别达到89.3%和89.4%;76.8%的受访者肯定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努力;71.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为全球科技领域的发展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中法建交60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了800多倍。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贸易伙伴。法国将担任今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宾国,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将进一步为法国企业带来商机。对此,86.2%的受访者指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巨大;66.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营商环境对投资者颇具吸引力;56.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至关重要;58.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巨大规模的市场为法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65.8%的18至24岁的受访者乐见法国积极参与中国推动的国际合作项目。

  两个“独特”成大国典范 互利合作将“大有可为”

  “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特的‘中法精神’”,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60周年的庆祝活动上用两个“独特”概括中法关系。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用“我们在一起大有可为”来评价中法关系的重要性。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国,中国的外交理念深受法国受访者认同。调查中,76.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战略自主的大国,高度肯定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75.3%的18至24岁受访者表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期待中国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调查中,71.7%的受访者认为中法关系是全球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61.6%的受访者对中法关系未来的发展表示乐观,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65.1%的受访者认为,中法在国际事务上的密切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欧洲议会曾将中国定位为欧盟的“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对此法国受访者并不感冒。调查中,仅有18.5%的受访者认为中法两国分歧大于共同利益,而认为中法之间“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的受访者比例是认为“分歧大于共同利益”的两倍之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中法人文交流正从“活起来”逐渐走向“火起来”。调查中,82.4%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接触过中国文化产品,在18至34岁的受访者中,九成以上的人都接触过中国的文化产品。此外,62.7%的法国受访者期待到中国旅游,自然风光(69%)、中国美食(63.1%)和历史文化(61.6%)是受访者最感兴趣的“打卡项目”。

  这项问卷调查根据法国人口普查年龄分布进行抽样配额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中国国家形象整体认知、中国国家政策具象认知、中法关系认知、中欧关系认知等。(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五集政论片《解码京津冀》第五集《往来一家亲》

编造虚假计税依据进行逃税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文娱领域发生几起以签订“阴阳合同”等形式隐匿或者以他人名义分解收入、财产进行逃税、影响极坏的案件。

第五届中澳国际电影节将于11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办

海棠花开无人知,因为望京沟原是一条臭水河。它长约4公里,直到六七年前,沿线还有好几个污水口,近百家餐饮店私接管线排污,连附近居民都不爱去河边。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

解说】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克扣暑假工的工资待遇,导致实际待遇和对方承诺的完全不同。对此,律师认为,这侵害了学生们的合法权益。

江苏省婚姻登记最新数据:初婚平均年龄为27.76岁!

梧州10月3日电(罗栋文 赵卓)据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介绍,中秋、国庆假期开始以来三日(9月29日—10月1日),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达到181.27万吨,同比2022年增长42.12%。

台媒看大陆:近代建筑年鉴——广西北海老城区骑楼

开放包容维护了文明的连续。“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向来不惮于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并以交流而互鉴,进而促进自身发展。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种多元共生、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造就了包罗万象的中华文明,在交流中丰富和发展域外文化、完善和更新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明的长盛不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