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脚奴视频

时间:2024-04-28 23:03:00 作者:习言道|从一张餐桌,读懂习近平的大食物观 浏览量:68132

  “过去讲的粮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这是《摆脱贫困》一书中的一段话,作者是彼时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

  1990年,习近平就用“大粮食观念”阐释农业发展观念需要转变。30多年过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巨变,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食物观的思考也更加深邃。

  什么是大食物观?观察中国人的餐桌便可读懂。

  三餐四季,南米北面,大食物观,首先是要端牢饭碗。

  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

  “一旦农业出问题,饭碗被人拿住,看别人脸色吃饭,还谈什么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曾以此警示粮食安全之于大国发展的特殊重要性。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尤其当下,全球面临粮食危机凸显等多重挑战情况下,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今年3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期间再次强调,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截至2023年,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二十连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再次定下“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的年度目标。

  如今中国人的餐桌上,主食不“主”、副食不“副”的饮食特征越发凸显,而大食物观,既强调管饱,更注重管好。

  “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2017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谈到,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的确,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而是要把思路打开。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谈到,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在当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更形象地解释道,“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并以此强调“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当然,无论是吃得饱,还是吃得好,大食物观,归根到底是为了餐桌旁的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近年来的基层考察中,习近平关切田间地头的农业产业化,更关心种地农民的生活幸福感。

  在广东东海岛上看海水养殖,他谈到,提高我们国民的身体素质,把水产搞上去,把蛋白质搞上去很重要。

  在山东枣庄的石榴种植园里,他要求,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在广西来宾察看制糖工艺时,他对企业员工们说,食糖是重要的副食品,大家为此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送去了“甜蜜”。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三个月后,在湖南考察期间,习近平再次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14亿多张嘴要吃饭,这是中国的国情。咫尺餐桌,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广袤山河。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袁秀月

     |校对:孙静波

     |视觉:李伊璐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辽宁已形成“孔雀辽沈飞”的良好态势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海峡两岸的历史不可分割,两岸同胞同为炎黄子孙,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两岸同胞、特别是青年的共同使命,也是安身立命之本、人生方向指引。

山西煤企与新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助钠离子电池产业化

4月27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梯田景区举行2024年苗族“开秧门”春耕大典活动,“开秧门”是苗族水稻移栽时的重要仪式,为了迎接一年栽秧时节的到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香港新导演卓亦谦的年少日记

康乐8月14日电 (马驰海)“再过几天大学就要开学了,心里既兴奋又期待,多亏了‘彩虹益路’助学行动,让我离大学梦想更近一步。”日前,中建二局2023年“彩虹益路”助学活动在甘肃康乐县一中举行,马楠等20名康乐籍准大学生分别收到了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及助学礼。

一个湖带动一座城 厦门绘就海洋生态修复蓝本

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保障好。要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他们是顶梁柱。”

新疆青海等地有中到大雨 江南华南等地多分散性对流

北京9月27日电 (杨宏伟)9月27日,全国首条以齿轨作为运行轨道的高海拔山地轨道项目——“都四快线”传来捷报。中交天和为该项目提供的“蜀光号”“蜀新号”2台盾构机,双双实现掘进里程过60%。这标志着被业界称为“极限地层”和“盾构机掘进禁区”的地层被成功征服,为该线早日贯通奠定了基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