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艾彩网站免费视频

时间:2024-05-03 20:16:19 作者:上海“咖啡+”生活走俏 东西方元素交融出别样味道 浏览量:72379

  中新网上海5月2日电 题:上海“咖啡+”生活走俏 东西方元素交融出别样味道

  记者 郑莹莹

  “我们的老字号糕点里有上海人‘小时候的味道’,现在我们还推出了乔咖啡。”正在上海徐汇滨江西岸举行的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主会场活动上,上海百年老字号乔家栅的工作人员曹凤英告诉记者。

  中式糕点与咖啡的组合,只是上海咖啡文化的缩影,东西方元素在小小的一杯咖啡里悄然交融。

  早在1886年,上海就有了第一家咖啡专营店——虹口咖啡馆。根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等多家机构1日在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开幕式上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上海咖啡门店数量已达9553家。

4月30日至5月4日,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暨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在上海徐汇滨江西岸举行。记者 郑莹莹 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剑说,中国本土品牌爆款创新带动了全球咖啡行业面向中国市场开发“东方味道”,这让中国咖啡市场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比如茶和咖啡的组合——铁观音拿铁、乌龙茶拿铁、茉莉花拿铁,又如酱香拿铁(酒和咖啡的组合)。

  酱香拿铁是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推出的联名咖啡,2023年一上市就在中国市场迅速走红,网友甚至开玩笑说,“请给我一杯酱香拿铁,去冰、去奶、去咖啡。”

  其实咖啡进入中国市场后,不仅在原材料上“破圈”,咖啡文化也逐渐不同。在中国咖啡门店数量最多的上海,“咖啡+”生活早已融入寻常巷陌,并成为艺术、体育等领域的新载体。

4月30日至5月4日,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暨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在上海徐汇滨江西岸举行。记者 郑莹莹 摄

  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蒋艳告知,咖啡传入上海后,有几个片区非常聚集,其中便包括现在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咖啡文化给徐汇带来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和独特的海派基因。

  徐汇区的另一处“咖啡高地”——徐汇滨江西岸,是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的主会场,这里从4月30日至5月4日举办上海最大规模的“咖啡+文体旅商展”嘉年华——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眼下的咖啡节给这里带来超高的人气,现场,记者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从活动所覆盖的1.5公里岸线的这头走到那头,看到沿路不仅有各式各样的咖啡展台,还有花展、音乐会、电竞赛事、体育比赛等等,“啡”常热闹。

4月30日至5月4日,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暨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在上海徐汇滨江西岸举行。记者 郑莹莹 摄

  短短数日的咖啡节是上海咖啡文化的“高光时刻”,而“舞台”之下,咖啡文化浸润着这座城市。

  上海西岸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晶跟记者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上海徐汇滨江最初是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契机而进行整体开发的,最早引入的是一些文化艺术机构,后来借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契机,引入相关领域的研究院所,上海期智研究院便是其一。别人问院长姚期智为何选择此地,他说其实挺偶然的,他也是借着2018年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契机,在上海徐汇滨江西岸走了走,觉得这块地方环境优美,文化气息很浓厚,他乐于在这工作生活。

  短短数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岸线总长度约为11.4公里的上海徐汇滨江西岸,如今已是科技创新企业、咖啡馆、美术馆云集的活力滨水空间。

  咖啡见证了这里的“双面”生活。它是商务楼宇里不可或缺的提神饮品,展现这里的快节奏与创新活力。它也是“咖啡一族”时常要来一杯的休闲饮品,春夏交替之际,人们漫步于此,阳光正好、微风徐徐、抬头赏花、低头品“咖”,这里的城市生活,刚刚好。(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活力无限的中国“多点开花”擘画新图景 为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蓄势聚能

林剑:由于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日本的军事安全动向一直备受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近年来,日方大幅调整安保政策,逐年增加防卫预算,不断放宽武器出口限制,谋求突破性军力发展,不能不让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是否真心坚持专守防卫、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产生强烈质疑。我们敦促日方切实尊重周边邻国的安全关切,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免进一步失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完)

“感谢习主席 让我们就像在隧道里看到了光”

报道称,国际援乌的“豹2”坦克受损后都在波兰南部维修。这一坦克维修中心于今年7月23日开始运营。负责维修的企业表示,目前正在修复其他的“豹2”坦克,以满足乌军的需要。

大连市沙河口区某舞厅发生放火案 致1死3伤

阴和俊表示,去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欣欣向荣,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国家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要把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在工作中,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在生活上,帮助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真正沉下心来搞科研。

媒体:菲律宾请美军介入?这是狐假虎威昏了头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话题在互联网强劲破圈,从网络热词发展为省级IP,引发业内关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主任、云新闻客户端负责人谢炜以《一地一品牌大流量从何而来》为题,分享三个方面的经验:从“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角度,巧妙设置议题,塑造核心品牌;从“人无我有的角度”,挖掘区域特色,打造网络热点;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角度,加强联动互动,激发网友参与热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