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免费女王调教网

时间:2024-05-02 08:09:43 作者:在戈壁勾勒“蓝色海洋” 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见闻 浏览量:14528

  中新网青海大柴旦5月1日电 题:在戈壁勾勒“蓝色海洋”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见闻

  作者 张添福 陈宗淇

  在寸草不生的戈壁荒原,如何用143万片光伏板,从“零”勾勒出一片巨大的“蓝色海洋”?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驱车赶赴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走进国家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重点项目——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建设一线。

图为工作人员研究施工进度。张添福摄

  在戈壁荒原从“零”建设大型风光同场基地

  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是大型风光同场基地项目,包含30万千瓦风电工程和70万千瓦光伏工程。

  从青海省会西宁市驱车约600公里,抵达上述项目建设地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这里便是无尽的戈壁荒原。

  上述项目海拔在2760米至3130米之间。国家能源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对外介绍,该项目是中国国内在建海拔最高、容量最大的风光储互补项目。

  虽拥有成熟的新能源项目建设经验,但在戈壁荒原建设如此规模的大型风光同场基地,却绝非易事。

  没水、没电、没网——国家能源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专责孙开山坦言,项目建设初期,就得在戈壁荒原上从“零”起步。

图为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测量数据。张添福摄

  “水是很宝贵的,无法就地打井,只能从近百公里外的城镇拉水,”孙开山苦笑道,“一吨水如果起初值5元,运到这里,每吨水的成本大概就能达到50元。”

  而相比生活用水,施工所需的淡水量亦是很庞大的数字,“但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只能从那么远的地方,一车一车拉淡水,坚决不能用咸水浇筑混凝土。”

  采访当日,风沙漫天。孙开山说,“虽然这边基本一天一场沙尘暴,甚至早上穿棉衣、中午穿短袖,但我们还是坚持按照既定建设规划进行建设,希望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为青海新能源领域的项目标杆。”

  143万片光伏板勾勒“蓝色海洋”

  “过了‘五一’,我们的项目进度就将加快,那时,项目现场一星期一个样,今年年底计划全容量投产。”孙开山向记者介绍。

  该项目70万千瓦光伏工程,规划在总面积19016.20亩的土地上,搭建143万片光伏板。

  为此,国家能源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计划将143万片光伏板,分为108个方阵。届时,这处戈壁荒原上,将建起一座蔚为壮观的光伏“蓝色海洋”,并成为G315国道边的一处打卡点。

图为项目施工现场机械打桩孔。张添福摄

  而近50万个桩孔,则是支撑起这座光伏“蓝色海洋”的根基。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操作机械,很快就能完成一个深约1.85米的桩孔。

  “每一个桩孔都经过测量、定点后才动土。打完桩孔后,还要经过人工的复点,”现场负责复点工作的施工人员孔学康介绍,“一个桩孔通常要复点检查两遍。”

  手持测量仪器,孔学康和同伴每人每天测量大约1800个桩孔,“我们的工作不仅要测量孔的深度,还要测量孔的倾斜度。只有这些要求都达标,才能进行下一步浇桩、组装等工作。”

  “五一假期到了,但为了定时完成工期,我和工友们都商量好,要一口气干完这些活,再回家和家人团聚。”孔学康说。

  据悉,加上储能后,该项目在运行期25年内的总上网电量为5467817万千瓦时,平均年上网发电量为218713万千瓦时。那时,源自这里的绿色电能,将照亮更多地区。(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再次突破12米大关

蔡荣根也持有相似的看法。“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社会资金常常更多地投向一些平时不太受关注的、非共识的基础研究领域或原创性想法,他们在支持基础研究方面更大胆、更超前。”蔡荣根说。

中国成功发射云海三号02星

在美国务卿布林肯6月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就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布林肯还向中国外长发出访美邀请。8月份,美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记者会上表示,美方对于中国外长的邀约“仍然有效”,但未表示中方是否接受邀请。一个月后,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米勒再次表示,期待王毅能够访问美国。

蔡英文财产曝光!存款6298万新台币、台北多处有不动产

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技术创新中心(轻工消费品质量安全)执行主任钟其顶博士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清徐·食醋检测认证创新平台目前已投入3000万元,落地建成了技术创新中心,并已正式投入运营。

日本大学生中国“探亲”大熊猫:把心留在了四川

统筹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塑造乡村文化新业态。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我国各地拥有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田园风貌、民俗、手工技艺等资源,使广大乡村具备形成人文和自然有机融入良性循环系统的环境和条件。深厚的人文资源为乡村提供了永续前进的不竭动力,良好的自然资源为乡村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极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统筹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释放乡村文化魅力,首先要夯实乡村发展的绿色根基,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相结合,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在乡村实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培养人才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其次,探索农旅融合、电商转型等路径,打造品牌效应,努力形成规模化、智能化的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提升整体竞争力。另外,在洞悉乡村生态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发掘更多功能价值,丰富乡村业态。

桂黔民众庆瑶年 推动 “南丹·荔波·环江”旅游跨界融合发展

农村电商产业园、直播带货等一批新业态、新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网络链接乡村与城市,激活乡村振兴的巨大潜能。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49万亿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