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捆绑

时间:2024-05-06 06:14:20 作者: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在沪上演 音乐叙事再现红色光影 浏览量:73420

  中新网上海5月5日电 (陈静 张桢桢)记者5日获悉,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在华东师大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以音乐叙事再现曾经家喻户晓的《桃李劫》《风云儿女》等经典故事。

4日晚间上演的歌剧《义勇军进行曲》舞台呈现油画质感。(张桢桢 摄)

  “我们想用歌剧的音乐叙事结构,艺术化再现《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对社会与民众的重要引领和深远影响。”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赵蕾5日接受采访时介绍。

  据悉,由上海歌剧院精心创排的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以党史专家吴海勇的纪实文学作品《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为文献依据,讲述了田汉、聂耳、夏衍、司徒慧敏、许幸之等进步青年参与、亲历、见证《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过程,勾勒、刻画了以他们为代表、“用笔做刀枪”的先进文艺工作者群像。

4日晚间上演的《义勇军进行曲》舞台场景。(张桢桢 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与华东师大有一段不解之缘。1925年至1935年间,田汉曾执教于华东师大前身学校之一的大夏大学,教授小说学、戏剧学等课程,极大地推动了大夏大学乃至上海的戏剧学发展。大夏大学是由爱国师生创立的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校名取“光大华夏”之意。

  根据《大夏周报》《时报》记载,当时的话剧演出非常活跃,田汉经常担任剧作导演,让在校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戏剧教育。据悉,大夏剧社是大夏大学爱好戏剧的学生组织的话剧演出团体,“以研究戏剧艺术,发扬文化”为宗旨,利用公演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大夏剧社至少进行了四次公演。

  华东师大哲学系2023级研究生别京栩说:“我之前一直不了解田汉与我们学校有如此深的渊源,观看了这部歌剧后,这段历史在我脑海清晰起来。我们应以前辈先贤为楷模,使这份宝贵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通过艺术化地讴歌“风云时代”涌现的“风云人物”“风云儿女”和孕育的“风云歌曲”,激发了现场观众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2024年6月,大夏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据了解,作为大夏精神的传承者,华东师大不断赓续大夏文脉,以“自强不息光大华夏: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强国”为主题,开展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传承和发扬学校先贤“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激励学校师生心怀大我、追求卓越的爱国热情。

青年观剧团成员4日晚间观剧结束后在“百代小楼”立牌前打卡,写下感悟。(张桢桢 摄)

  本次观剧活动特别邀请多家中小学学生组建“青年观剧团”,与高校师生一同观摩红色经典。据悉,百余名来自上海大中小学的学生们一同重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历程。“演员们慷慨激昂的表演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国歌的诞生过程。”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学生任俊昊说。观剧后,不少“青年观剧团”的成员在“《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百代小楼”等主题立牌前“打卡”留念:他们一笔一画地写下感悟和祝福:“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歌,祖国的代表,记录着历史。”(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10年亏损转向盈利,喜马拉雅第四次冲击IPO

随着港式奶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自香港的港式奶茶手艺人谢忠德开始穿梭于大湾区城市之间,宣传展示正宗的港式奶茶制作技艺。“港式奶茶又称‘丝袜奶茶’,由英式奶茶经过百年演变而成,通过冲、焗、撞、回温四个步骤充分激发出茶香,拥有独特的风味。”谢忠德表示,期待日后能去更多地方传播这项“非遗茶饮”,让更多人品尝到它的味道。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2张罚单,罚没合计超3亿元

5年来,中部区域经济总体平稳,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基础明显改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东宫

王毅说,作为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两岸必将实现统一。这是14亿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台海稳定符合各方利益,而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恰恰是岛内的“台独”势力。“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应该支持中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就必须坚决反对“台独”。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张晓仑: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大学期间,他也和同学组队参加过英雄联盟高校赛、城市赛。回忆起那段时间的生活,张大仙选择用“力不从心”来形容。“那会我们是学生,经济条件有限。平时用电脑产生的网费有些招架不住,出去参加比赛路费都成问题。”

脑机接口“科幻照进现实”究竟还有多远?

班玛更珠,又名严永山,藏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8年入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学》杂志社,担任《中国藏学》汉文版编辑。2012年,调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从事西藏历史和藏族文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完成《西藏通史》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承担社会调研和涉藏外宣工作,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上用藏、汉双语单独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综述、文章近百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