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m免费专区

时间:2024-05-03 12:11:59 作者:“五一”致敬劳动者:工地塔吊上开出“并蒂花” 浏览量:87356

  中新网广州5月1日电 题:“五一”致敬劳动者:工地塔吊上开出“并蒂花”

  作者 郭军 董贝一 殷光文

  4月30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的南沙滨海花园二十一期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53岁的张海兵与妻子曾祥娥坚守岗位,地面上,曾祥娥时不时地观察周边环境,保障塔吊安全,而张海兵正在塔吊驾驶室里忙碌着。

  塔吊工,被誉为建设工地上“离太阳最近的人”,常常身处“城市之巅”开展工作;信号工则是塔吊司机的另一双“眼睛”,负责指挥塔吊进行吊装作业。

  张海兵与曾祥娥来自湖北荆州,2007年进入中建四局项目,担任塔吊工已经17年,至今经历过10余个项目。17年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们默契配合,用双手守护自己的小家,也筑起了无数“安居梦”,为广东建设添砖加瓦。

  “小车向前,一档起,转二档、三档,收……”

  随着繁忙的一天落下帷幕,张海兵收起钢索,关上操纵室内大大小小的按钮,一步一步从近60米的钢梯爬下。

  地面上的曾祥娥暗暗挺直了背脊,紧盯着张海兵橙红色的身影平安落地,这才长舒一口气,脚步轻快地迎了上去。这一天的任务重,从凌晨四点半开始转钢筋原材,到夜间十点半吊送完最后一吊底板垫层混凝土,张海兵在不足3平方米的操纵室内已经整整工作了十来个小时。

曾祥娥正在工作中。中建四局 供图

  被问到在狭小压抑的操纵室内连班工作,是怎样克服烦躁、孤寂、不安等负面情绪时,张海兵笑道,“我听着老婆的声音,知道她在守着我。”

  “张工的塔吊开得特别好,落物总是又稳又准,开的时间再久也不慌。”曾祥娥仍然叫自己的丈夫“张工”,说这句话时她脸微微泛红,略显自豪。

  张海兵职高学历、曾祥娥初中学历,为了提高收入,夫妻俩经常通过项目的爱心驿站或是职工书屋培训学习,收获新技能。在进项目的第二年,他们便双双取得塔吊司机和司索信号工特种作业证书。

  塔吊司机操作时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和精准度,信号工除了在地面为塔吊装卸材料,还需要时常站在高处,观察整个工地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密切配合,将建筑材料准确地运送到需要的位置,同时确保工地的安全和效率。多年经验积累,他们俩操作塔吊精准熟练,空中、地面配合默契,工作效率高。

  他们既是工地上配合默契的塔吊司机与司索工,也是一对有三个孩子的夫妻。大女儿已经成为一名“白衣天使”,二女儿正上初中,小儿子一年级,孩子都在湖北老家,只有大女儿在家的时候才能视频见面,略解思念之苦。

张海兵与曾祥娥。中建四局 供图

  从最初两个青涩的离乡打工者,到现在负责整个项目10台塔吊的“塔吊总管”,张海兵坦言这十几年的“漫漫拼搏路”,多亏妻子才挺了过来。中建四局技能擂台赛塔吊组第二名、广州市第三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塔吊项目斩获“羊城工匠”铜牌……众多荣耀的取得离不开夫妻俩的默契和信任。

  被问及长远的计划,曾祥娥笑了,“未来没有什么别的打算,就想在公司踏实干下去,努力奋斗,日子有奔头。”对讲机响起来张海兵催促的声音,她抬头望去,清脆地应了一声,转身跑进阳光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展古韵海派文化 海内外游客玩转上海龙华庙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在开幕式上表示,上海正着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全力构建“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5”是指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

中国农业大学鸡泽实验站首次实现“数九”收割小麦

冬春之际,武汉人的餐桌上,少不了洪山菜薹的身影。一盘腊肉炒菜薹,鲜香扑鼻,是不少武汉人的家乡味觉记忆,承载了几多回忆与乡愁。洪山菜薹因种植在武汉洪山一带得名,古称“紫菘”。早在先秦文献《夏小正》中即有记载,清代《武昌县志》赞其“味尤佳,它处皆不及”,楚人将其与武昌鱼并称为“绝代双骄”。

国家统计局: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 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杭州10月5日电(记者 李赫 李超庆 肖健)在夺得杭州亚运会女篮冠军后,中国女篮继雅加达亚运会夺冠后成功实现卫冕。赛后球队主帅郑薇表示,这几年来,通过世界杯和亚洲杯的历练,球队心理水平和技战术水平都更成熟,在应对压力方面有更好的经历。郑薇称,无论是世界杯还是亚洲杯,“在关键时刻中国女篮从来没有掉过链子。”

新学期来啦!健康大礼包助力你们新年起航

“好空气是澄澈蓝天下的朵朵白云,是静谧夜空中的璀璨繁星,是缤纷多姿的衣衫……”当地民众朱瑞峰表示,如今在棋盘井镇空气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这句话,正成为当地对外宣传家乡的高频词,越来越多的民众愿意走出家门,感受真正意义上的好空气。(完)

叶广芩新作《猴子老曹》发布

(二十)增强金融机构应对风险的能力。推动金融机构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风险控制体系及公司治理框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工具和方法,开展气候风险评估,配套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政策工具和管理流程,有效应对转型风险。推动保险机构建立气候变化相关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气候灾害风险分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