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m大型论坛

时间:2024-05-03 18:22:17 作者:彻查事故!韩国国会表决通过《梨泰院特别法》 浏览量:32231

  中新网5月2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日, 韩国国会召开全体会议表决通过朝野经协商重新提出的《梨泰院特别法》,对此前在首尔市梨泰院发生的严重踩踏事故进行彻底调查,并从立法角度避免类似惨剧再次发生。

  据报道,《梨泰院特别法》核心内容是组建特别调查委员会对梨泰院踩踏事故重新进行调查。朝野两大党对该法案中存在争议的部分进行了修改,并于当天将新法案共同提上国会议程。共259名议员参加投票,法案最终以256票赞成、3票弃权的结果获得通过。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图为30日凌晨,警方勘察现场。

  报道称,当地时间1日,朝野两大党就《梨泰院特别法》中涉及特别调查委员会组织架构和权限、活动时间、调查方式的条款达成一致,包括取消特委依职权调查侦办机构不送检或中止侦查的案件、委托检方提请搜查令的权限,维持“特委活动期限为1年但可延长3个月”的条款。

  2024年1月,民主党单独处理《梨泰院特别法》,之后韩总统尹锡悦行使“否决权”,将其发回国会重新审议。4月29日,尹锡悦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举行会谈后,朝野两党经协商提出新法案,由此搁置在国会待议的原案被废除。

  据此前报道,2022年10月29日晚间,韩国首尔市梨泰院发生踩踏事故。事故共造成159人遇难,近200人受伤。

  韩国媒体称,此次事故伤亡规模为韩踩踏事故之最,也是2014年导致304人遇难的“世越”号沉船事故之后,韩国遇难人数最多的一起事故。当地时间2024年1月19日,韩国首尔警察厅长金光浩被控职务过失杀人罪,被指控与2022年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有关。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内蒙古赤峰千人行进表演唱响劳动欢歌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航天领域的重要力量,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已开展长期、全面、务实的合作,涵盖了空间基础设施、深空探测与空间科学、航天产业链、外空全球治理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不少与会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认为,此次论坛将为促进拉中航天合作、助力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航天发展、赓续拉中合作友谊作出积极贡献。

山东汶上县刘楼镇:“乡村振兴合伙人”蹚出“共富农场”新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虽然坚持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不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搞成自我封闭式的发展,更不是要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搞成唯我独尊。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以利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自尊、自觉、自信、自立。鉴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决反对文化排外主义,主张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包括西方优秀文化资源,将其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他山之石”。这绝非意味着迷信西方文化、盲目搬用西方文化资源,而是意味着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使西方优秀文化资源的精华,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征程中,我们不仅要长期坚持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方针,而且要长期坚持文化上的对外开放,要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优秀文化的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种正确的文明学习借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自身。

中国法院严打侵权 去年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增长117%

2023年5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组赴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开展“加强地理标志保护”重点提案督办调研。7月21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协商议政,与会全国政协委员一致认为,要加快地理标志立法,健全法律保护体系,完善地理标志准入制度,建立地理标志使用和退出机制,遏制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要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和保护,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要加强地理标志认证的国际保护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我国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影响力。

“爆改”带火成都化妆师:“爆改”就是展现原本最美的自己

被称为“空中舞蹈”的鲁沙尔高跷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跷身最高的在3.5米以上,以跷身高、演员多、表演生动、变化丰富、节奏鲜明、韵律高亢而闻名,是当地社火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地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项传统的民俗。2008年,鲁沙尔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五年来 共审结案件15710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绿色呼声”愈发强烈,积极“拥抱”碳中和已成共识。近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碳中和与全球气候治理专题研讨会”上,多位中外人士认为,实现碳中和,必须迈出“智慧”一步,科技创新力量不可或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