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伺候 女王 论坛

时间:2024-05-06 03:50:25 作者:“塞中务实合作不断拓展” 浏览量:52115

  “中国是塞尔维亚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伙伴,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和亲自关心下,塞中铁杆友谊历久弥新。”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博扬·拉利奇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塞中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定支持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树立了欧洲国家同中国友好关系的典范。

  塞尔维亚是最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之一。拉利奇说,塞尔维亚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去年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中期行动计划、产业与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自由贸易协定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为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新时代塞中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拉利奇说:“塞尔维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塞中务实合作不断拓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促进了塞尔维亚经济发展,也为塞民众带来了福祉。“我居住在塞尔维亚北部城市诺维萨德,日常乘坐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火车通勤,可以说我本人就是塞中共建‘一带一路’的受益者。”拉利奇说。

  拉利奇长期关注共建“一带一路”进展,并于2021年牵头成立了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他表示,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取得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各方摆脱零和思维,实现合作共赢,为世界和平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越来越多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在塞尔维亚等共建国家落地生根。拉利奇认为,鲁班工坊等项目顺利实施不仅为塞尔维亚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增进了两国民众相互了解。“当前,塞尔维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希望更多鲁班工坊在这里落地。”

  拉利奇指出,近年来,塞中两国不断推进人文领域交流合作,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对促进塞中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唯有了解彼此生活方式,欣赏彼此伟大文明,才能真正推动务实合作向前发展。”他说,面向未来,塞中两国应进一步加强青年、高校、智库等领域交流,不断厚植人文基础,为塞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更多人文光彩。

  (本报贝尔格莱德5月4日电)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张志文)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了解抑郁抵抗抑郁 第四届 “百城万人健心跑”全面启动

8月15日电 据香港“点新闻”报道,近日有人在社交平台小红书推出攻略,推介香港不同“免费住宿”地点,其中提到香港中文大学,指出校园有部分地方可以过夜。香港中文大学14日澄清有关传言及报道与事实不符。

【两会30秒】周云杰:建议促进二手车行业规范化 提高行业诚信度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坚持党对工会的全面领导。

119家中外企业将线下参展2023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

    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合则强,孤则弱。”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不画地为牢,不设高门槛,不搞排他性安排,反对保护主义,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要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以邻为壑、自私自利的狭隘政策,抛弃垄断发展优势的片面做法,保障各国平等发展权利,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陆锁国”可以变成“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只要大家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成就别人也是帮助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反对保护主义、单边制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反对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优化入境手续 浙江宁波实施国际航行船舶“一次性”办结

近日,深圳市率先在全国出台鼓励发展低空经济政策,对无人机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制造商,在生产许可证获取、增资扩产方面最高给予1500万元—5000万元奖励。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充分体现了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使命。教师只有胸怀“国之大者”,心中装着国家和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把职业发展的“小我”融入教育强国的“大我”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先生,始终坚持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信念,以铸魂育人、爱国报国作为终身奋斗目标、毕生精神追求,为人才培养、教育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