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间:2024-05-06 01:27:12 作者:嫦娥六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开启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49044

  中新网海南文昌5月3日电 (马帅莎 蔡金曼 杨璐)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图为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飞行约37分钟后,器箭分离,将嫦娥六号探测器直接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预定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组成。

  后续,在地面测控和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嫦娥六号探测器将历经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软着陆等过程,在月球背面预选区域采集月表岩石和月壤样品,同时开展科学探测。完成采样封装后,上升器将在月面起飞,随后开展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转移至返回器;返回器将经历月地转移、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等过程,最终携带珍贵的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据介绍,嫦娥六号任务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任务周期长,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每个阶段环环相扣。相比2020年实现月球正面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嫦娥六号任务需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实施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同时,嫦娥六号任务将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球样品实验室分析研究等科学探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图为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此外,嫦娥六号任务开展了务实国际合作。2019年4月,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了《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合作机遇公告》,通过对两批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建议的征集、遴选,最终确定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搭载项目。

  其中,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将对月球表面负离子进行探测,研究等离子体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机制;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旨在对月球表面氡气同位素开展原位探测,研究挥发物在月球环境下传输和扩散机制;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计划利用在月球背面的定位,与其他月球探测任务开展联合测距与定位研究;巴基斯坦立方星将开展在轨成像任务,验证纳卫星月球轨道探测技术。

  5月3日,国家航天局在海口召开嫦娥六号国际载荷研讨会。来自巴基斯坦、法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航天机构、驻华使馆以及联合国、欧空局等国际组织约50名国际友人齐聚海南共商合作并见证嫦娥六号任务发射。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芯级直径5米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总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级,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4吨级,2016年完成首飞。

  由于地月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为确保火箭准时发射,型号团队应用“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共计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以提高实施发射概率和可靠性。同时,研制团队持续优化发射场流程,由发射嫦娥五号时的近60天缩减到43天。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19次发射。(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张金良任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

4月10日电 据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4月10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张本强受贿案,对张本强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对张本强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公厕男女厕位比例不达标?深圳检察机关督促整改

在江苏盐城市建湖县的九龙口淮剧小镇景区,元宵节前,这里张灯结彩、游人如织。街巷中有各种民俗表演,茶馆里游客们一同参与做灯笼、做汤圆,尽享浓浓节日氛围。

云南商旅文体融合促消费 一季度旅游总花费逾3917亿元

印尼国家抗灾署通报称,西苏门答腊省会巴东市的洪水已经消退,当局正在与民众一起清理道路和房屋。在这次强降雨过程中,巴东市超过3.5万名居民受洪水影响,目前部分撤离的居民已陆续返回家园。

官方: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为8.48万亿元

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高凯)既有美丽的高山草原与百里画廊,也有高耸入云的雪山与千年冰川,为了让更多游客了解尼勒克壮美风景、感受天山脚下丰厚的历史文化,“甜蜜尼勒克·大美唐布拉”2024新疆尼勒克旅游推介会日前在北京举办。

(申城风景线)艺术夜校课程在上海走热 中青年“拼手速”抢课

四是创新和绿色发展势头向好。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相关高技术产品的制造快速增长。1-7月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23.1%,7月份智能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新能源产品较快增长,7月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4.9%和65.1%。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