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免费国产踩踏视频区

时间:2024-05-04 07:11:43 作者:科研人员还原5.2亿年前长尾螳螂虫面貌 浏览量:32581

  中新网昆明5月2日电 记者2日从云南大学获悉,该校古生物研究院刘煜、侯先光团队与德国慕尼黑大学、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合作,使用先进的显微CT扫描、三维建模和虚拟解剖技术,还原了5.2亿年前早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的长尾螳螂虫面貌。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BMC Biology》上。

图为长尾螳螂虫计算机三维建模效果图。云南大学 供图

  科研人员介绍,距今约5.2亿年前的早寒武纪节肢动物中有一个特殊分支,它们的第一对附肢不是当今的蜈蚣等节肢动物头部常见的触角,而是一对用于捕食的、强壮的大附肢。它们也因此被称为“大附肢节肢动物”。长尾螳螂虫正是大附肢节肢动物的一种。

  由于材料上的缺乏和技术上的限制,前人的研究在这类节肢动物的演化位置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为解决这一问题,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刘煜、侯先光团队使用显微CT扫描结合计算机三维建模和虚拟解剖技术等,从化石的表面和内部提取信息,对澄江生物群中长尾螳螂虫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重新描述,揭示了该物种头部和腹部的若干形态细节。

图为长尾螳螂虫CT三维模型。云南大学 供图

  建模结果显示,长尾螳螂虫细长的躯干由13个体节组成,尾部呈长棒形,末梢有细刺。其头部分节情况与其它早期真节肢动物一致,都具有六个分节:具有一对柄状复眼的眼节(即“前骨片”)、一对大附肢的体节和四个各具一对双支型附肢的体节。

  此外,研究还显示,长尾螳螂虫的双支型附肢由向远端逐渐变细的内肢和边缘具有刚毛的片状外肢组成,其基节根部附着有一个小的外叶。(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策展人彭超:坚持“讲述”真实历史

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放映”单元将推出“芳名法兰西”主题策划,跨越60年的时间,为观众呈现法国影史经典和最新佳作。此外,该单元还将推出“涌动青春,中国电影新力量”主题,向观众推荐一组优秀的国产影片。

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 聚焦“奋进新征程 担负新使命”

朝天门今为鼓楼,在杭州吴山下,御街边。吴越后屡毁屡建,2002年重建。重建的鼓楼按明代建筑形式,采用五开间,二重檐歇山顶,斗拱装饰。屋面仿古结构,黑色亚光琉璃瓦,古门窗。城墙为复制原城墙,墙体为清水墙。《重建鼓楼记》有记载:登斯楼也,东海苍茫,钱江澎湃,吴山秀色,西子风姿。游目骋怀,风光无限。

王毅谈中澳关系发展经验

吉林省朝鲜族服饰省级传承人禹莲花受访介绍,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朝鲜族服饰的颜色和款式逐渐多样起来,受到众多年轻人喜爱。

探寻非遗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让古老艺术“焕新”?

民革中央提出,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并建议推广政策适应调整期制度;细化市场监管等裁量基准;健全失信信用修复机制;完善司法与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制度。

北京市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项目部副经理、4号墩负责人柳振兴介绍,“承台施工还没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提前谋划下一阶段工序,将准备工作提前落实到位、将工装设备材料等提前组织到位,确保工序转换衔接顺畅快速,继续拉满弓、铆足劲快速推进项目施工进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