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冰冰帆布鞋踩踏吐奶

时间:2024-05-04 07:01:47 作者:浙江多个重点项目建设不停工 “五一”坚守只为万里通途 浏览量:75774

  中新网杭州5月2日电(奚金燕 高施倩 梅青) 5月2日凌晨4时,大地还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位于浙江台州大青岭山深处的浙江交通集团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东谢隧道施工现场早已灯火通明,湿喷机正在紧张作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爆破施工。目前,该隧道左右洞分别累计掘进160米、270米,每日可完成3次爆破,预计将于今年11月实现贯通。

建设中的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灵江特大桥。孙嘉炜 摄

  作为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六纵六横”主骨架中沿海通道重点建设项目,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项目已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五一”期间,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全线50余个在建工点不停工,1700多名建设者坚守一线。

  5月2日早上8时,浙江甬金衢上金华城区段关键性工程——武义江特大桥首个挂篮作业面上,轰轰作响的机器声中,30余名工人进行各工种施工,钢筋焊接、挂篮拼接、护栏安装等多个施工点位一片繁忙景象。

  作为浙江省内在建主跨最长的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武义江大桥施工难度大、时间紧。为此,工人抢抓“五一”假期,抓紧推进大桥4个号块施工和首个挂篮安装,保障武义江特大桥12月底完成168米跨悬浇浇筑24对节段的目标任务。

  “这个‘五一’,除了武义江特大桥,项目的雅畈大桥、梅溪大桥、琅琊枢纽、岭下枢纽、金华南互通等关键节点重点工程全面开花,全线共计3000余名建设者奋斗在施工一线。”浙江交通集团甬金衢上金华城区段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俯瞰瑞苍高速。高施倩 供图

  在浙东南山区,瑞苍高速3000余工人奋战一线,全线60余个工点“不打烊”。早上7时不到,瑞苍高速龙钱高架1号桥梁板架设现场已是一派繁忙景象,一片片预制梁板被精准地吊装至指定位置,桥梁的整体结构也逐渐显现,预计5月底前能实现左幅贯通目标。“现在我们左幅的梁板已经安装到第17跨,进度不能慢下来。”电焊工李丙伟介绍。

  目光转向浙江宁波。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灰鳖洋南岸的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海域高架桥下部结构施工现场,工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桥梁桩基、承台和墩柱施工,钢筋绑扎、模板拼装、混凝土灌注各项工序有条不紊进行,焊接声、起吊声此起彼伏。目前,海域高架桥墩柱以5天一节的速度“拔节生长”,桩基以平均一天2根的速度“向下扎根”,预计今年10月将完成全部桩基施工。

  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宁波舟山港重要的集疏运通道,是服务于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13亿元,占概算218亿元的27.5%,总体形象进度8.6%。

  当“五一”假期遇上项目建设高潮,浙江多个重点项目近万名建设者选择坚守岗位,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奋勇争先的冲劲,用坚守的背影谱写着一曲又一曲劳动者赞歌。(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杭州亚运会)“换徽章”成新潮流 多元文创留住亚运记忆

3月13日,乘坐着864名游客的Y402次旅游专列从山西省临汾市驶出,开启了为期12天的“粤港澳”之旅。这是山西省今年开行的首趟赴粤港澳的旅游专列。

娄勤俭:今年全国人代会闭幕后不举行总理记者会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要围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以数字智能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经费支出比重,增加面向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中新教育丨首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GC创新赛”启动会天津举行

手机“入侵”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智能手机更是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超级媒介”,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有人形容当下的我们是“生活在媒介中”或“媒介化生存”。而手机禁令出台后,许多中小学遇到的麻烦是:不少学生上学、放学乘坐公共交通或者骑行共享单车、购买餐食、联络家长等都离不开手机,更不用说,对不少学生而言,手机还是学习工具。

台籍港区人大代表凌友诗:台当局课纲删除文言文经典,是想让“台独”言论畅行无阻

电子竞技刀塔决赛中,由赵子星、杨沈仪、余亚军、王淳煜、熊家晗、路垚组成的中国队2:1逆转蒙古队,夺得冠军。本届亚运会电子竞技项目比赛至此全部结束,中国队共收获4金1铜,在金牌榜上位列各队之首。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运抵海南 将执行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任务

3月28日,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节约用水条例》有关情况。水利部副部长李良生在会上介绍,中国已经建成耕地灌溉面积10.55亿亩,以占全国55%的耕地生产了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有效支撑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增”,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记者 让宝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