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湘香女免费社区视频

时间:2024-05-03 19:15:02 作者:全球产业分工助力世界共同发展 浏览量:49177

  全球产业分工助力世界共同发展 

  ——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之一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快速发展,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展现创新优势,彰显过硬品质。2023年,“新三样”产品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这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的肯定。

  然而,美方一些人将中国正蓬勃发展的“新三样”称为“过剩产能”,持续炒作所谓“产能过剩”话题,令人惊诧。当年,美国就曾把中国向世界出口大量物美价廉产品称为“产能过剩”,现在又给中国向世界出口新能源产品贴上这一标签。其实,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不过是陈词滥调,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完全是一个伪命题,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具体体现,实质是逆全球化思潮作祟。但要警惕的是,美方一些人煞有其事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充满了欺骗性,妄图混淆是非、干扰认知,必须擦亮眼睛,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这要求我们坚持全球视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不同国家的产能高低是由各自比较优势决定的,不能简单认定谁的产能过剩了。从供给看,一个国家的生产既可以满足本国需求,也可以出口优势产品和服务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这比封闭条件下各自生产全部产品能够创造更大规模的总体福利。倘若将产能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认为出口商品多了就是产能过剩了,完全站不住脚。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美国芯片特别是高端芯片有80%用于出口,肉类和农产品也大量出口,也完全可以适用所谓“产能过剩论”。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去年出口占生产的比重仅为1/8,根本谈不上“过剩”向海外倾销。

  早在200年前,大卫·李嘉图就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从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中受益,国家间的贸易行为可以实现彼此互惠。当前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加快落实,全球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旺盛。通过自由贸易促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全球配置,有助于各国消费者分享技术进步红利、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中国始终支持自由贸易,向各国优质商品和服务敞开大门。中国新能源产品质优价廉,凭借技术优势获得各国消费者青睐,这并不是所谓冲击,而是全球贸易的共赢。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的结果。在中国运营的最大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特斯拉,一家是民营企业,另一家是美资企业。通过在中国设立工厂,特斯拉更多引入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打开了市场发展空间。美国引以为傲的芯片产品,零部件从几百个到几万个不等,也是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供应商。事实证明,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融,产业链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加强合作,发挥好各自比较优势,就能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筑“小院高墙”、搞“脱钩断链”,以“产能过剩”为借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仅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会损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只有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加主动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才能共享经济全球化红利。(人民日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两高”发文明确签订“阴阳合同”系逃税方式

因此,对今天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问题意义重大。当我们面对现代性的诸多危机——劳动的异化、个体主义的崛起、乡愁的发生、AI崛起带来的恐惧以及意义消散所引发的精神家园的分崩离析……我们只有回到人类思想的源头,重新审视思想的发生过程,才能为现实带来更多的启示。

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记者以前常到十五奎巷,那时候唯一的印象就是破败杂乱,经过整修,现在十五奎巷的马路平均被拓宽两米,从路口望去,整修一新的沥青路面,青瓦白墙的民居让人觉得视野清爽开阔,与印象中不可同日而语。

香港6月将推“中华文化节” 舞剧《五星出东方》将来港首演

事实上,戏曲从不是古板的艺术,《新龙门客栈》的出圈,早就展示了传统艺术与现代流行文化的结合。苦练戏曲多年的她们不缺真功夫和对舞台的真感情,如果这份跨界演绎能继续点燃年轻观众的热情,能为戏曲表演带去新想法,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双向奔赴?

中国短道速滑队集训名单公布

但这并不是终点。李宏璧说,水泥研发成功后,运送来的每一车水泥成品,还是要经过严苛的检测,只有确保水泥的放射性水平符合要求,才能使用。“合格率相当高,200车水泥中大约会有1车不合格,且大多是运输环节的问题,而不是研发、工艺环节的问题。”

截至202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5.8万人

2024年以来,随着全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民航市场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春运期间,受春节假期时间长、旅游需求旺盛等因素的正向激励,西藏民航运输生产指标创新高。节后各行业复工复产、文旅产业需求增长迅速,西藏自治区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利用第六轮“冬游西藏”政策吸引旅客错峰进藏观光;林芝“桃花节”顺利开幕,林芝米林机场单日航班架次、旅客吞吐量于3月30日突破历史最高记录。与此同时,西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力促进了西藏民航运输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