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王调奴文章

时间:2024-05-03 19:33:06 作者:见证60年丨击剑人生:勒瓦瓦瑟 浏览量:14385

  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子重剑队首次夺取奥运会上的击剑团体金牌。带领中国队夺冠的是一名法国教练,勒瓦瓦瑟。他可以说是中法体育交流的见证者和亲身参与者。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决赛在中国队和韩国队之间进行。比赛接近尾声,中国队大比分领先,中国运动员已经准备庆祝胜利。但是勒瓦瓦瑟的表情却仍然严肃。

  中国女子重剑队前教练 勒瓦瓦瑟:我并不兴奋,我仍然专注于结果,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意外是可能发生的。直到我们完成最后一步,我们才是奥运冠军。

  最终,中国队获得金牌。

  中国女子重剑队前教练 勒瓦瓦瑟:四名运动员拿着中国国旗走出了赛场,站在我面前,披着中国国旗。她们向我走来,一起向我挥手,对我说“谢谢师父,谢谢您的金牌”。我们围成一圈,她们把中国国旗盖在我的头上,包括我在内的五个人都哭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我告诉自己我是法国人,但我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人与人在一起时的情感,我仍然记得那一刻的颤抖,那一刻给我留下了终生的印记,我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在另一个国家找到这种情感。

  勒瓦瓦瑟第一次去中国是在1987年,作为法国击剑队的教练。他说自己对中国一见钟情。之后,中国击剑协会请他每年来到中国,给运动员进行培训。

  中国女子重剑队前教练 勒瓦瓦瑟:训练中国运动员并不难,甚至把他们带到最高水平也不难。

  击剑运动诞生在法国,长期以来都是法国的优势项目,也是法国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最多的项目。而对中国来说,击剑并不是传统强项。

  勒瓦瓦瑟是法国著名重剑教练,他曾经带领法国队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女子个人和团体两枚金牌。2010年,勒瓦瓦瑟成为中国女子重剑队教练,距离他带领这支队伍夺冠,不过两年的时间。

  中国女子重剑队前教练 勒瓦瓦瑟:当我成为一名教练时,我所需要的就是付出,我非常愿意去付出,能够为我的运动员节省时间。作为教练,我看到了一名运动员所缺少的东西,以及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运动员变得更好。教练这个职业是令人兴奋的,一名教练,他必须为运动员付出一切,他必须传递一切。我最大的满足是当运动员登上领奖台的时候,当她们赢的时候。

  勒瓦瓦瑟不仅训练方法独特,而且在比赛时的排兵布阵很有策略。今年76岁的勒瓦瓦瑟仍然是击剑教练,往返巴黎与上海执教。在巴黎的击剑中心,运动员从全世界各地慕名而来,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正在准备接下来的巴黎奥运会。

  中国女子重剑队前教练 勒瓦瓦瑟:我的执教方法就是传递我对运动员和击剑的热情和热爱。我不是很年轻,我有很多经验,我有50年不间断的教练生涯。我所知道的一切,我都想把它传递下去。我很有激情,而我不仅仅是有激情。

  自从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之后,勒瓦瓦瑟就一直和中国紧密相连。他和队员们同时是朋友和家人。这样的情谊也让勒瓦瓦瑟一次又一次地说:我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中国女子重剑队前教练 勒瓦瓦瑟:我融入了,我觉得自己在团队里,我不是在国外,因为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一起做了所有的事情。在这件事上,我真的很投入,我在那里,我和她们在一起。

  总监制丨姜秋镝

  监制丨许琪 董桥

  导演丨陈明磊

  制片人丨周明

  记者丨马瑾瑾 朱曦莉 王梦 白洁 张娟

  编辑丨闫柳 耿占京 白宁 杨文 沙静 张伟 施雅馨

  配音丨黄峰

  后期制作丨法国国际电视五台

  (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长沙马栏山花朝节开幕 全球华服爱好者共赴花朝

张军社认为,中菲曾就妥善处理仁爱礁局势达成共识,这不仅存在于菲往届政府执政期间,也存在于菲现政府当政期间,这是不争的事实。菲律宾此举不仅违背菲政府在仁爱礁问题上向中方做出的承诺,也违背中菲就妥善管控仁爱礁局势达成的谅解,还违背了中国和包括菲律宾在内东盟国家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破坏南海的和平稳定。“中方最近已多次表态,菲律宾一意孤行、执意挑衅是不会得到任何好处的。菲律宾应该回到与中国通过协商谈判管控分歧、和平解决争端的唯一正确道路上来。”张军社说。

国家发改委公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马彬:我们欣喜地发现,一季度25.6%的企业表示科技投入增加,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45.6%的企业表示科技投入持平,环比上升6.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科技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发展的水平。

湖北蕲春县一企业发生火灾,造成3人轻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长期从事植被生态恢复研究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2023年全国两会,他针对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我眼中的习近平 | 一位有担当有魄力的领导人

为了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阿亚村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越来越多人就业。对口援藏实现产业兴农,一个个高原村庄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进。

“Z世代”留学生沪上体验“中式华服”

“南侨机工不该忘、不能忘。”林少川奔波半生,勾勒着他们的身影,“我每一次到滇缅公路都会默默向机工们致敬。想到他们中有些人还躺在江底,我的眼泪都会流出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