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m在线网站

时间:2024-05-02 22:47:34 作者:港人北上探寻消费新场景 浏览量:10363

  【港澳台专线】港人北上探寻消费新场景

  中新社长沙5月1日电 (唐小晴 李盈)在繁华的湖南长沙步行街,32岁香港游客郭铭欣和朋友刚喝完网红奶茶,看到灌入特制辣椒汁的长沙臭豆腐,又忍不住排队购买。

  “去了岳麓山、岳麓书院,还吃了辣椒炒肉、剁椒鱼头。”郭铭欣说,香港居民到内地城市一日游、短途游成为潮流,喜欢感受不同的民俗风情和购物体验。

4月27日,香港游客在湖南张家界游玩。(受访者供图)

  香港与内地间的跨境消费并非新鲜事,但过往多是内地旅客南下香港扫货、打卡。2023年港人大规模北上“掏腰包”。时至今日,这一消费现象未见减退,还形成新风向:“港人北上”区域不断扩大,消费多样化、消费场景持续丰富,北上群体年轻化。

  香港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2023年北上人数创新高,全年超5300万人次。今年香港复活节假期,超190万港人前往内地。除深圳、广州等城市,港人足迹已来到南昌、武汉、杭州、福州和湖南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地。

  车程3小时出头的长沙成港人新旅游目的地。“香港游客品尝美食后,还普遍青睐打卡长沙各类夜间消费场所,喜欢修脚按摩馆、酒吧、Live house等服务质量好、消费环境优、性价比高的休闲场所。”美团研究院研究员陈玉告诉记者。

  交通便捷畅通是港人加速北上的重要原因。飞机、轮船、火车、巴士、自驾、高铁,为港人北上提供多元出行选择。内地各城市推出的优化港澳旅客消费服务、完善跨境支付环境等创新举措,也在不断便利港人消费。

  “深圳市口岸设立了临时便民金融服务点,可协助香港旅客掌握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扫码支付功能。”来自香港的“80后”Lilian和家人游玩了长沙、婺源、景德镇、扬州、南京和北京等城市,常去深圳打卡各种咖啡店,买干果、蛋糕、盐焗鸡、冰箱贴。

  “喜欢长沙的活力、烟火气,也痴迷深圳街角咖啡厅弥漫的松弛感,可暂时忘记生活的喧嚣、繁忙。”Lilian说,香港和内地旅游机构还可合作开发多元化旅游路线、产品,多做游学项目,增进双方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内地消费多元实惠,也是吸引港人北上的因素。他们的消费领域从餐饮娱乐扩展到文化艺术、医疗健康、定制服务等方面,注重生活化、体验感。“内地大量国潮货品是香港人消费的时尚。两地话题越来越同频,港人生活方式也慢慢有了‘内地味’。”香港游客王建英在长沙买了马面裙和中式服装。

4月26日,游客在湖南长沙“网红墙”拍照留念。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港人北上消费也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今年一季度,香港用户在内地使用美团与大众点评进行的生活服务消费交易额环比增长135%,订单量环比增长157.6%。香港青年会在常用社交网站,分享内地游和扫货经验,推荐心仪理发师等。

  “会讨论新美食,分享找机器人奶茶店攻略,还有人发帖求推荐手打柠檬茶。”来长沙游玩3天,34岁香港游客林敏在小红书发了四篇美食和Citywalk攻略。

  随着内地与香港的交流更加密切,双方往来更通畅,北上消费热潮仍将持续。为让港人北上更便利,成都、重庆等内地15城地铁公交近日开通支持港币扫码付功能。

  业内人士称,数字经济和服务消费的深度融合,打破空间限制,成为港人北上消费的重要推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王毅同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彼得斯会谈

关注江淮、江南一带气温将大幅倒降!从长沙、武汉、南昌、南京的逐三小时气温预报可以看到今晚还能有20℃出头,明天午后就只有10℃左右,甚至更低!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3万人

从综合指数看,当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仍处于高位区间,但比上年同期下降66个点,比上月上升4个点。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28.8%,环比下降2.9%。

大学生“拍照小队”为山村老人留下影像记忆

第三条 学位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促进创新发展,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谈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

一是恒大地产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财务造假,导致2019年恒大地产虚增收入2139.8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0.14%,对应虚增成本1732.67亿元,虚增利润407.22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3.31%;2020年恒大地产虚增收入3501.5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8.54%,对应虚增成本2988.68亿元,虚增利润512.89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86.88%。

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

班玛更珠,又名严永山,藏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8年入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学》杂志社,担任《中国藏学》汉文版编辑。2012年,调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从事西藏历史和藏族文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完成《西藏通史》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承担社会调研和涉藏外宣工作,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上用藏、汉双语单独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综述、文章近百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