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万女主

时间:2024-05-06 01:11:21 作者:广东茂名游子归故里 “籺”是最难忘 浏览量:61003

  中新社茂名5月5日电 题:广东茂名游子归故里 “籺”是最难忘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籺是岭南地区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小食,在广东茂名,逢年过节、庆寿婚嫁等各种时节和场合都有籺的身影。经过漫长的岁月,籺已成为了勾起家乡情怀的一种载体。

5月1日,印好待蒸的籺。茂名人至今仍沿袭过节吃籺的习惯。梁天宇 摄

  茂名市“阿朱家籺”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朱志颖4日受访时告诉记者,籺凝聚了一千多年以来岭南的饮食文化,从最初的“糠籺”演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美食,成为人们的“心头好”。在茂名,籺文化底蕴深厚,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与籺紧密相连,这点从籺的功能上便可以看出来,如满月籺、成人籺、聘礼籺、成家籺、进宅籺、福寿籺等。

  朱志颖说,籺是一种以糯米做成的传统小食,在馅料上可归纳为甜、咸两款,从材料和形状上又可以细分为寿桃籺、艾籺、菜包籺、古粽籺、煮汤籺、薯包籺、水籺、木薯籺、槌挞籺等20多种。茂名人在做籺、吃籺的过程中长大,籺已成为融入当地人骨血里的乡愁。在每个茂名人的心目中,最好吃的籺,一定带有自己家里那种长久以来所熟悉的、温情的味道。

5月1日,大人、小朋友一起包馅做籺。梁天宇 摄

  早年移居香港、如今在深圳观澜经商的陈枚女士告诉记者,游子归故里,籺是最难忘。在她眼里,籺不仅是令人垂涎欲滴的诱人美食,还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平时每次回茂名省亲,吃籺是必选项,离开时还会买数百个籺带回香港,与家人及街坊邻里分享。

  由外婆抚养长大的梁亚霞对籺怀有特别感情。她说:“外婆是做古粽籺的好手,逢年过节都会用本地香糯米和腌制好的五花肉、花生等,包出美味的古粽籺,我们几个小朋友看着直流口水。因为那时家里穷,我们吃籺时,外婆就找借口走开,躲在一边吃粥。自从外婆去世后,每每吃古粽籺时,我会情难自控的红了眼眶。那味道太熟悉了,是外婆和家的味道。”

5月1日,茂名人沿袭过节吃籺的习惯。图为在籺面点上代表喜庆的红心。梁天宇 摄

  梁亚霞介绍说,做籺时,需提前一天将糯米泡好,待做籺当天,再将糯米磨成粉状,然后用筛子筛至只剩下粉末。搓粉是做籺工序中最费力气的一环,用一团刚煮熟的、冒着腾腾热气的糯米“粉巴”置于生糯米粉中,来回掺和揉捏直到生成一个大面团,面团被揉得越均匀越好吃,但过程中得防着不被“粉巴”烫伤手。

  做籺的馅料一般有绿豆、椰丝、木瓜丝、芝麻、花生、虾米等,也可根据个人喜好灵活添加。当大面团被分割成一堆堆小面团时,便可以逐个拿来按压成饼皮,像包饺子那样把馅料放在饼皮里,然后揉捏收口。

  做完以上工序后,还得把籺放到木制成的籺印里按压定型,名为“印”籺。籺印有寿桃形,也有圆形,分别代表不同的寓意。印好的籺还要垫上一两片粽叶或菠萝叶,才能入锅蒸煮。当热气腾腾的籺散发着诱人的糯米香气,从蒸锅里端出来时,还要用红纸蘸水在籺面中央点上象征喜庆的红印点。到此,做籺的工序才算全部完成。

  籺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目前,茂名建设了一座以籺为主题的美食体验地“籺村”,让市民在吃籺的同时,感受和传播传统的籺文化。

  有着丰富做籺教学经验的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老师马群英说,该校专门开设了做籺的学习课程专业,每年会有500名左右掌握做籺技艺的学生走向中国各地,让这门特色的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开枝散叶”。(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世界首位,27岁英国男子从南到北跑步穿越非洲大陆

海内外客人的到来,正让“吉林雾凇”在春季“出圈”。吉林市官方也希望继续承接冰雪旅游季的热度,让雾凇四季可赏持续引流,助推当地的四季旅游产业发展。(完)

一个湖带动一座城 厦门绘就海洋生态修复蓝本

陈斌华指出,大陆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向来高度重视维护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两岸本是一家人,海上突发险情时双方互相救援、守望相助是理所应当,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更彰显了两岸同胞之间的血脉感情。

【立德树人】划重点!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思政课建设

1至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0个百分点,延续去年以来高速增长的态势。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2月20日晚播出第四集: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彩虹益路”助学活动中,与马楠一样得到帮扶的学子还有很多。马晓月于2018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在校期间中建二局安装公司每年都为其发放5000元助学金。而今,她如愿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彩虹益路’助学行动在我人生中灰暗的时光里给予温暖,让我有了勇往直前的底气”,马晓月表示,未来会把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证监会发布多项IPO新政 同日披露4家企业撤回信息

据悉,广西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做优做强中医(民族医)优势专科。广西将突出文化特色、临床特色、疗效特色,推广应用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立足壮瑶医药特色优势,重点推进“四名”(名医、名药、名技法、名馆/阁)品牌建设,凸显品牌效应,形成壮瑶医药品牌和拳头产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