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女王调教网站

时间:2024-04-19 12:49:16 作者: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跨界呈现科技与文化 浏览量:61042

  中新网杭州4月19日电 (张斌)18日,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在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分为“太空史诗”“寰宇大观”“仿生格物”“无尽洞天”四个板块,涉及数字影像、交互艺术、混合现实、人工智能艺术等其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艺术作品,是对过去十年中国数字艺术实践、创作与教育的集中梳理和展示。

  展览现场可以看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深空”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航天文化,唤醒人们对星辰大海的欲望和热情;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启人们对行星历史和生命演化史的前沿探索;“考古热”、“文博热”及数字文旅的发展,正在形成“数字国潮”……

  展览特邀作品《太空光源》主创胡晓琛介绍说,其团队作品是以太空大科学装置为主题的科学艺术装置,通过实体互动装置结合算法艺术和混合现实技术实现,“我们希望让观众了解什么叫‘同步辐射光源’,拉近人们与自主科技创新的距离,特别是引领青年人产生探索未来的科创热情。”

4月18日,展览现场,特邀作品《后人类·赛尔》展示以艺术智性联通人工智能的数字人。张斌摄

  经过多年萌芽与发展,中国数字艺术已呈现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的精神面貌,推动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组委会主任高世名在开幕仪式上提出,中国数字艺术是当代最富探索精神、最具前沿意识的艺术领域,数字艺术的繁荣发展更是新时代文艺的一个突出现象。

  他表示,透过此次展览可以发现,数字艺术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现人文;超越即有的学科界限,不仅打通了美术、设计、影视、建筑等多个学科,而且融汇当代艺术、数字科技、智能制造,以及视听工业、流行文化等;数字艺术,渗透到古今中外一切主题领域。

4月18日,展览开幕式现场。张斌摄
4月18日,观众与数字艺术装置互动。张斌摄

  据了解,此次展览210件参展作品从12000余件报名作品中遴选而出,仅现场布展就需要15个昼夜。策展人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数字艺术家于朕对中新网说,策展团队与专家团队花费一年多时间工作,其中特别探讨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的碰撞,“这次展览明确提出人工智能参与数字艺术创作的标准和原则,以及展示方式和要求,对引导、规范艺术家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在致辞时表示,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的举办,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数字艺术在国内的发展,也能促进国际艺术交流与合作,为全球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贡献中国力量,使得过去与未来、本土与世界建立更好的连接。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4月19日起面向观众开放,持续至6月3日,此后每两年举办一届。展览同期还将举办以数字艺术为主题的六场研讨会。(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发生一起3人死亡事故

2019年至今,李俊杰已经多次受邀到驻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看到学生们被军人的故事激励,李俊杰心中也萌发出一个强烈的愿望。

辽宁各地开展“学雷锋纪念日”系列活动 弘扬雷锋精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结合各地区各领域在新时代进行的生动实践,面向全社会征集“小切口讲大道理”的大思政课网络内容产品、品牌栏目、互动活动、网络服务、网络应用等素材案例,“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大思政课教学大纲、教学手册、教学路线、教学资源包等专题案例,以及“开门办思政课”的大思政课机制创新、队伍建设、资源开发、成果共享、条件保障、数字赋能等工作案例,进一步推动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紧密结合。鼓励运用互联网思维,聚焦小角度、大主题,通过故事讲述、经典解读、数据表达、场景展示等,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青海玛多牧民放牧时近距离偶遇猞猁

西宁3月22日电 (记者 李江宁)“希望通过这次推介会,深化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擦亮‘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化标识,多方位展示青海生态旅游市场新活力和新姿态,进一步加强文旅企业和各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拓展客源市场。”22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马金刚表示。

中网首秀告负,没有教练的郑钦文把这当成历练

年轻人喜欢追逐变化的潮流,但人生总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情感追求,这种取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辈子都不会变的——即希望情比金坚,希望能将爱情定格成为“恒久”。尤其当互联网让人们感受到瞬息万变,“变化”和“不确定”成了网络世界的标签,深受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影响的年轻人,对“永恒”和“坚定”的承载方式有了更多的向往,也就是情感取向上的“慕稳”。

“东博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但是,近年来,由于日本面对着“百年变局”等各种各样的压力。首先是中日关系力量对比的显著变化。中国从以前远远落后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到2010年经济总量开始超越日本,到之后的十几年间,中国的GDP已经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而日本则明显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和压力。而且伴随中日经济和综合实力的这种明显的变化,同时呈现出中日关系似乎在向着负面的方向发展。在中日经贸额不断增长的同时,中日之间的政治信任和民间感情却似乎在不断的下降,这种微妙、复杂的中日关系取态,对中日都是压力很大的,对日本尤其如此。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