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恋女王玉足踩踏

时间:2024-04-23 14:08:33 作者:75岁的中国海军何以“又老又新”? 浏览量:80080

  中新社青岛4月23日电 (记者 李纯)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迎来75岁生日。当天一早,中国海军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组织致敬人民海军英雄仪式,青岛、上海、广州、海口等多地举行海军军营和现役舰艇开放活动,共同为人民海军庆生。

  75载栉风沐雨。随着一批批新型舰船装备逐渐成为中流砥柱,中国海军远航大洋的步伐日趋从容,海军官兵执行多样化任务更加成熟老练。与此同时,人民海军正经历转型升级,不断探索新装备、新模式,加速建设新域新质作战力量。

  2012年9月,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海军;2019年12月,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2022年6月,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2024年4月,福建舰系泊试验顺利推进……作为新质力量的代表,航空母舰的建设发展是近年来提及中国海军时不容忽视的重点。

  从2010年投身航母事业开始,海军中校高枫亲历了上述每个历史性瞬间。对于这一代中国海军官兵而言,这是个一边“变老”一边“变新”的过程。随着海军舰艇航迹延伸、远航次数增加,官兵们的经验在一次次训练中愈加成熟。但层出不穷的新装备、新模式又让这些“老班长”们作为“初学者”去探索实践,时刻保持“电力满格”状态。

  航空母舰、新型战略核潜艇、万吨级驱逐舰、两栖攻击舰、综合补给舰等密集入列,舰载战斗机批量交付,预警机、舰载直升机家庭再添新成员,新型反潜巡逻机补齐中国海军反潜作战的短板……以第四代装备为引领、第三代装备为主体的现代化人民海军正在形成。

  解读“新质力量”,不断更新的武器装备是其中一个切入点。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近年来,中国海军着眼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特点,以航母编队、核潜艇、两栖作战编队等新域新质力量为重点,高质量推进武器装备发展。

  但转型不只意味着武器装备更新迭代,更有思维理念的升级。张美玉对此有着深切体会。入伍近20年,他在多型舰艇担任过指挥军官。来到中国海军新型两栖攻击舰首舰海南舰后,这位新晋舰长踏上了一条全新的赛道,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全舰官兵不断优化各项作业流程,海南舰如期形成平台综合作战能力,获得未来战场的“准入证”。

  “这些新的装备在海军部队服役,也要求部队有相应的新训法、战法。”张军社表示,新训法、战法结合新装备,能够为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带来质的飞跃,全面提升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

  “老”与“新”看似是一对矛盾,但在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看来,这其实是个关于如何快速形成战斗力的问题。

  “战斗力是人与武器装备结合以后所产生的能力。”曹卫东表示,一方面,中国海军武器装备快速发展,不断填补相关领域空白。另一方面,今天的中国海军官兵文化程度更高,训练方法与手段更为先进且不断向未来作战靠拢,因此能够更快驾驭新型武器装备,提升战斗力特别是新质作战能力。

  “出现一个‘又老又新’的过程是很正常的,这说明中国海军正在快速发展。”张军社也表示,一批批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正式服役,给海军官兵使用、掌握这些新型武器装备带来了一定挑战,“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高素质人才来驾驭先进的武器装备,这样才能使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得到提升”。(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当天上午,40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漳州市森林消防大队,消防员和学生们轮流讲述雷锋故事,分享学习心得,同唱雷锋之歌。主题班会后,学生们用贺卡写上祝福语,给消防员们送上自己的一幅画。训练馆内,消防员为孩子们准备拔河、踩气球、纸杯投球等互动游戏,赢得了大家阵阵的欢笑声。

俄称击退乌多次反击 乌称击落俄预警机

并购重组风起云涌,源于多因素的共同推动。我国技术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产业变革和价值链重塑,为并购重组活动提供了巨大机遇。“经济结构性变化是重要驱动力。”中信证券投行并购业务联席负责人刘哲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购重组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纷纷寻求通过并购重组获取新技术、新应用,以抢占市场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视频丨《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第九集: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昌9月7日电 (熊锦阳 李林烜)9月7日,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桃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打包车间,收好的稻穗经过烘干、碾米、抛光等十几道全自动工序环节后,变成了一袋袋稻香扑鼻的优质大米,准备送上粤港澳大湾区的餐桌。

电动飞艇或成交通新选择

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成为富民增收的“强引擎”。2022年,江苏省农村网络零售额达3000.5亿元,保持全国第二位。2023年上半年,江苏农村地区实现网络零售额1511.4亿元,同比增长8%。

宗庆后祭:企业家、首富、“平民”及其真实的人生

1997年,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带领团队来到宁夏,把带来的6箱菌草苗,种在闽宁镇“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戈壁滩上。靠着之后成立的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基地,从西海固大山里易地扶贫搬迁到此的群众学习用菌草种植双孢菇,第一次尝到了产业脱贫的甜头。助力脱贫的菌草,也被当地人称为“幸福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