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妍妍女王s 厕所圣水洗脸视频

时间:2024-04-26 13:47:31 作者:法国摄影家格瓦·戴高乐:中国很多地方值得多次探索 浏览量:29863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题:法国摄影家格瓦·戴高乐:中国很多地方值得多次探索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在为来宾介绍一幅《读水书的老者》照片时,法国摄影家格瓦·戴高乐明显恍惚了一下,似乎是在回想拍摄这张照片的情境。这是他2019年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用镜头记录下的一刻,照片中的老者已经八十多岁,是一位“水书习俗”的非遗传承人。

4月24日,法国摄影家格瓦·戴高乐在北京为来宾介绍自己拍摄的作品。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摄

  “伟大的足迹——格瓦·戴高乐摄影展”24日在北京的一家艺术馆举行,现场集中展示了他从1978年首次到访中国至今的四十余年里拍摄的照片。

  摄影家格瓦·戴高乐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戴高乐将军的侄孙,他的父亲贝尔纳·戴高乐曾任法中委员会主席,被誉为中法友谊的“信使”。

  1964年,贝尔纳·戴高乐第一次来中国,曾经拍摄过一个中国的视频。通过父亲的这个视频,格瓦·戴高乐第一次知道了中国,并对这个遥远的国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向往。

  1978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23岁的格瓦·戴高乐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两周时间里他去了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庆、西安等多个城市,把镜头更多聚焦在街边的普通人,如胡同里下棋的老人、公园里纳凉的游人、理发店橱窗里展示的时髦发型等,一股蓬勃的活力从他的照片中满溢出来。

  此后,格瓦·戴高乐多次重返中国,拍摄了大量体现中国社会人文和城市发展变迁的照片,用镜头记录并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延续着戴高乐家族对中国的友好情缘,“2013年我陪着父亲来到上海和北京,我们都被中国的巨大变化所震惊”。

4月24日,“伟大的足迹——格瓦·戴高乐摄影展”展览现场。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摄

  “在我看来,中国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建筑、科技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格瓦·戴高乐说自己已经来过四次北京,也多次去过上海、西安等地,他认为中国很多地方都值得多次探索。“我喜欢表现人情味儿,从普通人角度来看更有温情有韵味,更能让人感动。我珍视所有这些旅途,它们都是珍贵的回忆。每每回看这些照片,我都会忍不住想,照片中的这些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组建家庭了,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4月25日,69岁的格瓦·戴高乐应邀再次前往贵州省。四年前的贵州之行,他的镜头聚焦水族的风土人情,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一次,他将和中国摄影家一同对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进行专题拍摄。这座在建中的大桥桥面距离峡谷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的大桥,“我很期待看到它早日建成的样子”。(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健康 | 中国专家新发现:牙周菌群失调、代谢紊乱或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

参展期间,中国展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旅推广活动。展台循环播放中国文旅宣传片;发放俄文版中国旅游资料和精美文创产品;开展中医、太极拳、国画等传统文化展示;策划推出音乐欣赏日,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曲目《喜洋洋》、古筝《兰亭序》曲调悠扬,吸引观众拍照、录像;美食品尝日热闹非凡,精美的中国传统小吃为俄民众带来“中国味道”。初步统计,参展期间近1.5万人到访中国展台咨询洽谈。

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接受国家监委监察调查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如何加快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张凯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带来了一份《关于深化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提案》,其中建议举办京津冀文化节、延伸北京的三个文化带等,以深入推进京津冀在文化方面的协同发展。

天津自研电力设备机器人投入测试 可代替人巡视危险电力场景

“大家戏称我们是‘皮裤班组’,但我们更喜欢叫自己‘朋克班组’,我们每天用检车锤在车上叮叮当当地敲,像一支朋克乐队一样。”内蒙小伙子周涛说。

(两会观察)冰雪热了,求解东北全面振兴“拔高题”

开发数字资源。以“数字+”为抓手,挖掘生动鲜活的教学素材,充分开发利用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等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数字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加工、编码、修饰,突出实践导向,形成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课”实践优质数字资源,以优质资源融通转化拓展和丰富“大思政课”实践内容精准供给。

多部纪录片入选“优秀国产纪录片选集”

我个人觉得中法两国无论是人文还是艺术方面,只要有交流有互动,彼此受众就能看到,在情感、文化价值观、人性的细腻和爱上,我们是一致的,所有误解都会被这些一致性消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