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控精女王

时间:2024-04-16 21:11:24 作者:专家:辅助生殖技术存在认知洼地 正确认识是助孕的前提 浏览量:24303

  “关于试管婴儿技术,许多人误以为一代、二代、三代之间存在迭代关系。实际上,这三者并非技术的升级,而是针对不同情况的不同方法。”近日,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负责人黄国宁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代即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适用于女性不孕症;二代则是针对男性不育的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技术;三代为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用于阻断遗传性疾病。每种技术都有其适应症,并无迭代关系,成功率也无优劣之分。我们应正确理解并宣传试管婴儿技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不孕不育患者。

  辅助生殖技术并非万能,适龄生育是关键

  “辅助生殖技术并非万能,并不能解决所有生育问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张松英提示,许多不孕不育患者通过心理疏导、卵泡监测或诱导排卵等简单治疗,或是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后就自然怀孕了。只有经过上述治疗仍无法怀孕的患者,才需要考虑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将辅助生殖技术分成人工授精技术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张松英表示,解决生育的前提是要有健康的精子和卵子以及良好的子宫环境。患者应正确认识辅助生殖技术,避免盲目依赖。同时,女性应关注生殖健康,及时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如盆腔炎、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等以维护生育能力。

  另一方面,生育年龄也影响着辅助生殖的成功率。“辅助生殖技术大数据显示,高龄妇女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远低于低龄妇女。35岁以下妇女临床妊娠率可大于60%,活胎分娩率约50%;而40岁以上妇女临床妊娠率急剧下降至20%以下。”黄国宁教授强调,高龄妇女卵子数量减少、老化程度增加是主要原因,且卵子老化可能导致减速分裂异常,产生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因此,适龄婚育也是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加强性教育,生育力保护应贯穿女性一生

  生命的孕育需要良好的土壤,其中女性的生殖健康就尤为重要。“从女性出生起,生育力就在不断减少,因此保护生育力至关重要。环境因素、不良生育行为和妇科手术等都可能影响生育力”。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首席科学家孙莹璞表示,生育力保护应该贯穿女性一生,其中青少年时期和黄金育龄期更是生育力保护的关键阶段,22岁到28岁是女性生育的黄金年龄,超过30岁卵子数量和质量都在明显下降,35岁以后就下降得更明显。所以从优生优育的角度上,我们建议有生育意愿的女性在35岁之前完成生育。

  2023年,国家卫健委印发《生殖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提及要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到2025年建设100个青春期特色保健专科。孙海翔教授表示,青春期特色保健专科的建设,可以提高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正确认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青春期将危害生殖健康的风险降下来。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通过促进心理和情感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边国光:用车轮传递“拉萨温度”

拉萨3月28日电 (记者 赵朗)“幸福西藏 沧桑巨变”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系列发布会27日在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就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就进行了通报,通报中称,目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各级人大代表中占到89.2%,在各级政协委员中占到85.7%,各族人民依法当家做主、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中方:日方应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历史罪行的忏悔和对受害者的尊重

吉隆坡11月2日电 (记者 陈悦)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主办的“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机遇、未来和挑战”研讨会1日在吉隆坡举行。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建言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

与此同时,巴西玉米向中国的出口正在激增,导致美国在中国的玉米进口中存在感不断下降。国际金融信息公司路孚特通过海上运输船推算的中国进口数据显示,8月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玉米只有24万吨,比接近150万吨的2022年8月下降了83%。去年8月,中国没有从巴西进口玉米,而今年8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玉米飙升到了58万吨,远高于美国。而从9月截至28日的数据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玉米达122万吨,美国则仅有7万吨。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

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以及从事商务活动,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还可以让外籍人员真切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感受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温度。

(新春走基层)福建连城:400多年历史的“姑田游大龙”

凝聚强国力量,共铸复兴伟业。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正式启动网络展播投票。一部部正能量作品记录了新时代的“大担当”,激励亿万网民共同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华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