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是绿奴贱狗

时间:2024-05-02 02:10:38 作者:40余件安徽淮南武王墩墓出土文物首次集中亮相 浏览量:77950

  中新网合肥5月1日电 (记者 张强)鎏金虎首铜钩、“阜平君”铭铜虎座、编钟、编磬……5月1日,“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在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展出近百件淮南地区出土的楚国文物,其中包括首次集中亮相的武王墩墓被盗掘追回的文物40多件。

5月1日,“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在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开展。图为游客用手机拍照留念。中新社记者张强摄
5月1日,“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在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开展。图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阜平君”铭铜虎座。中新社记者张强摄

  “从小老师就给我们讲楚国、楚文化的历史故事。今天带孩子来参观展览,主要是想给孩子也普及一下楚文化。”淮南市民廖先生说,“现在专家学者正在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我们感到很开心,期待武王墩墓能给我们解密更多的楚文化。”

5月1日,“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在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开展。图为一位淮南市民在参观展览。中新社记者张强摄

  在上海工作的王可、朱亦杨夫妻俩特地趁着“五一”假期来到淮南,参观与楚文化有关的景点、文物。王可说,当看到武王墩墓的出土文物,有种历史就在眼前的感觉。“之前对楚文化的了解都是来自书本上,这次在妻子的陪伴下,准备在淮南来一次楚文化深度游。”

5月1日,“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在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开展。图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鎏金虎首铜钩。中新社记者张强摄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武王墩墓与寿春城遗址遥相呼应,形成贯穿淮南市区西部的楚文化廊带,这一廊带范围内分布有大量战国时期楚国墓葬,出土了许多珍贵楚文物。目前,淮南市正在规划建设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

5月1日,“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在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开展。图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鎏金辅首衔环。中新社记者张强摄

  武王墩墓位于安徽淮南,历史上多次被盗,文物地下埋藏环境发生变化,文物安全存在隐患。2019年11月,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5月1日,“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在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开展。图为展厅一隅。中新社记者张强摄

  经考古调查、勘探确认,武王墩墓现保存有一号墓、墓园、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遗迹,整个墓园占地2100余亩。2020年至今,考古工作者重点对武王墩一号墓进行了发掘。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从武王墩一号墓提取漆木器、青铜器等编号文物超千件。其中,东Ⅰ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大于已知最大的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铸客大鼎)。

5月1日,“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在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开展。图为一位淮南市民在参观展览。中新社记者张强摄

  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队领队宫希成介绍,武王墩墓主墓(一号墓)是目前考古发掘的楚国最高等级墓葬。目前,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同步推进,同时启动发掘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争取本年度内全面完成主墓考古发掘工作。(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南昌大学2024届毕业生春季综合类双选会举行

“对我们参赛选手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技艺切磋的体育盛会,同时也是很好地一次增进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地域文化认知了解的机会。”60公里“朝山组”男子冠军、贵州选手王进海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些年他通过比赛结识了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朋友,大家一起交流比赛经验,分享参赛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是很棒的体验。“这样的交流推介,也是助推赛事举办地文旅事业发展的一扇窗口。”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

此次活动围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主题,打造以“金融消保+身心健康+城市文化+文旅创新”为核心的消保传播新方式,重点普及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强化“三适当”原则、宣传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等内容,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及风险意识。

东西问丨梁俊艳:寄宿制教育保障西藏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利

着力做好粮食市场保供稳价。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统筹用好粮源调度、储备轮换、库存投放等政策工具,保障市场平稳运行。认真落实各级粮食应急预案,特别要指导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地区、粮源偏少地区做好粮油供应保障,确保市场稳定。

圣墟

据了解,雁都社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把培育壮大猕猴桃产业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猕猴桃产业,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率,还解决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问题,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亚残奥委会主席马吉德:杭州是如此热情好客

近年来,呼图壁县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花卉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并将花卉产业与乡村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进行深度融合,改善了生态环境,拓宽了农牧民就业增收渠道,使美丽乡村步入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之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