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冰女王残忍踩踏

时间:2024-05-05 03:12:46 作者:历史性时刻!外媒:嫦娥六号“迈出探索太空重要一步” 浏览量:78872

  中新网5月4日电 北京时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多家外媒报道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历史性时刻”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令全球瞩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法新社、日本共同社等多家媒体紧跟最新动态,发布多条消息,第一时间对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发射时间、地点、任务等进行报道。

  英国天空电视台、《纽约时报》、美国太空网等多家媒体通过图文直播等多种形式,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在发射之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探月任务之一”,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航天迷们聚集在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此外,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还专门对嫦娥六号的命名进行了解说,关注到这一名称源自中国的“月亮女神”——嫦娥,同时还对中国此前的探月计划进行了回顾。

  “非凡的任务”

  除了发射外,外媒对嫦娥六号此次的任务也有极高关注度。

  按计划,嫦娥六号将前往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还将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

  CNN、路透社等多家外媒表示,嫦娥六号尝试带回的任何月球背面的样本,都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回顾月球和太阳系本身的演变过程,并为推进中国的探月计划提供重要数据。

  路透社还特别指出,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此次尝试从月球背面进行采样,这次任务是“中国月球和太空探索计划的又一个里程碑”。

  英国《独立报》认为,探索月球背面的任务“更具挑战性”。在月球上着陆探测器本身就很复杂,而中国这次是计划从研究较少的月球背面取回样本,并将其带回地球供科学家研究。

  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称,探索月球隐藏的一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月球的历史。该媒体记者表示,“这将是一项非凡的任务,因为月球背面确实有一些谜团。”

4月27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长足的进步”

  同时,多家外媒还关注中国月球探测和太空探索的长期发展。

  CNN称,近年来,在传统上由美国和俄罗斯主导的太空领域里,中国取得了快速进展。

  路透社报道称,自2007年首个“嫦娥”任务以来,中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缩小了与美国和俄罗斯的技术差距。

  巴基斯坦主流媒体《国民报》报道称,巴基斯坦空间技术研究所成员称赞了此次中国宏伟的月球任务,称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指出,中国在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等领域都在稳步推进,中国正在“航天技术方面拉近与美国的差距”。

  法新社表示,中国取得了多项引人注目的航天成就,包括建成中国天宫空间站。

  报道回顾了4月神舟十七号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师”,并称中国是全球第三个独立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中国的“太空梦想”计划正加速推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

电力行业需求增长较快。数据显示,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用电量5132亿千瓦时。伴随着高温天气,我国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对此,要有充分预判和准备,把前期开展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压实,对可能出现的情景做好预先研判,做到有备无患。

提升主流新闻舆论对青年思想引导力

从货物类别来看,经友谊关口岸进口榴莲近2000柜,货值13.5亿,同比增长2.8%。经友谊关口岸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共295.4亿元,同比增长53.9%,其中锂电池25.8亿元,同比增长79.2%。(完)

广西南宁蒲庙镇上演花婆节民俗庆典

文明发展与文化繁荣,交流互鉴是必由之路。问道中华文明,需要自我阐发,同时也离不开世界视域。与会嘉宾在论坛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借助此次论坛在文明对话中互鉴启新。

广东近期强对流天气较活跃 部分地区或有冰雹

中国国务院特别研究西藏建设的有关问题,明确帮助西藏地方建立发电厂、皮革厂、铁工厂、河堤水坝、农业实验场等八项建设,为西藏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支持。西藏各主要城镇逐步办起了银行、贸易公司、邮电局、人民医院……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西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得到了提高。

浙江宁波春花竞相绽放 民众打卡“春日限定套餐”

如何看待传统,是对现代文化转换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审视。艺术中呈现这一主题探索的作品不绝如缕,特别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更将其视为探索中国特色现代艺术之路的关键。第三单元“文化转换中的视线”中的五位艺术家顾黎明、纪连彬、于振立、李占洋、丁乙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前者是基于个人感情和经历,从个性色彩去探索新的形式,传统就是活着的源泉,艺术创作从这源泉中获取能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